新一代少年,为何如此高调?
“我的确没有准备好,我也只有20岁。”这是rapper懒惰在说唱综艺节目现场飚出的歌词,到歌曲结束时,他把话筒凑近嘴边,混杂着微微的喘气声,喊出了掷地有声的一句话,“真以为我是来拿冠军的吗?我是来改命的!”此时,观众席开始欢呼。而这首《是我》也成为了那场比赛的冠军曲目。
类似的论调,在RNG战队的明星选手Uzi宣布退役时出现过,也在数不清的少年身上被集中讨论过。他们似乎与我们父辈口中“低调做人”的观点所相悖,也会让有些人感到困惑:现在的少年,未免也太高调了?
但让我们切换到另一个视角来看这个问题:
为什么不能直白地展示自己的野心呢?
为什么有了实力要藏着掖着、
坐等“伯乐”来慢慢发掘自己呢?
为什么就不能“高调做人”呢?
而且,相比我们父辈单一的表达途径,如今身处互联网时代的少年们拥有不同的表达渠道,也更有勇气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过,这种勇气并非年轻人的一时冲动,而是在付出艰辛的努力和长久的准备后,所生发出的自信与底气。当你我抛开不怀好意的审视,试着理解少年们的成长过程时,就会看到正因为少年们有才华、有准备、有梦想,才敢高调地、放肆地表达。
最近,一档由抖音官方发起的《高调少年-抖音大学生音乐大赛》里就出现了这样一群“高调少年”。这场比赛历时一个月,动员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全国641所高校。在54079名报名的大学生中分别评选出了5位实力唱将和5位人气选手,并在12月6日进行最终决赛PK,角逐出全国5强。
这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高调少年”们为我们提供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独特样本,或许你会在他们身上发现:原来“高调”才是少年们应有的模样。
方志轩:
一个旋律就可以让我“爽”一天
方志轩最近一次体会到“爽”是在上星期,他在校外录制新歌《心碎的离开》时。
“当时我录了三遍,每一遍声音都有区别。我和混音老师坐在录音棚,不断切换音轨的位置,后来在歌曲的某些地方,我试着把三条音轨全部拼在一起,听时你能感觉到三个人同时在唱一首歌,情绪非常饱满。”那一瞬间,方志轩从椅子里弹起,大叫了两声“绝了!绝了”,边说这句话,他边蹦了起来,蹦完后又躺在椅子上细细地享受。听了好几遍才回学校继续赶作业。
△ 舞台上的方志轩
实际上,方志轩并非学音乐出身,他的主身份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大二学生。他与音乐结缘始于初一,当时正值叛逆期的他迷上了美国说唱歌手NF。他享受戴上耳机,与外界短暂隔绝的安静。慢慢地也开始写词,构思旋律线。
18岁时,他就因不满学校的一些制度,写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觉得学校应该更多了解学生对每条规章制度的感受,而不是搬着条条框框的东西去限制学生的生活。”后来,他又陆续创作了一些作品,都源于自己的生活。
生活中的方志轩
但方志轩觉得即便有情绪作为动机,如果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创作也就无从谈起。
“
有的歌是商业作品,有的是自我表达,我更愿意做后者。因为它不会为了刻意迎合大众的音乐口味,丢掉那些原始的、粗糙的,甚至有些稚嫩的元素,因此它的能量也会很大。
最近,方志轩在夺得“高调少年”华北赛区人气赛冠军后,更加确认了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才华。但他也明白支撑才华的背后应该是不停歇的努力和对音乐的热爱。
马啸:
因为一场比赛,我和父母和解了
因为“高调少年”的比赛,华西赛区区域赛冠军马啸与父母和解了。
出生在“教师世家”的他,从小就被父母安排进一条“当老师”的人生轨迹。高中时,马啸和家里人商量想去学音乐,父母不同意,“我爸说,‘你那都是啥想法?’他说学音乐能出来吗?”印象最深的一次争吵后,三个星期,马啸没和父亲说一句话。
△ 马啸在“高调少年"区域赛比赛现场
要做音乐,是马啸藏在心底的想法。从三年级偶然接触萨克斯开始,他就迷上了音乐。“印象很深的是学《美丽的爵士》这首曲子,因为它有很多切分音,老师就告诉我要放松,试着跟着曲子慢慢晃动身体,进入歌曲的情绪里。这时我才发现,原来音乐是可以影响内心的。”
但在马啸的父母看来,做音乐只是小孩子的小打小闹,靠音乐养活自己,怎么可能?“其实我能理解父母,做音乐的话前途可能比较坎坷,但我不会就这么丢掉音乐,一有空,我还是会做音乐。”
△ 生活中的马啸
当马啸获得抖音“高调少年”比赛华西赛区冠军时,他发现父母的态度变了。
“
遇到比赛拉票环节,我抱着试试的心态给家里人说了说,没想到父母把投票链接发给同事和朋友,很热情地帮我拉票,我第一次感觉到他们很支持我做的事。
“不打无准备的仗”,这次与父母的和解让马啸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当初自己选择放弃音乐,父母就不会看到如今的自己。
乔国庆:
实验室里的音乐梦想家
平日里,化学专业的乔国庆总在实验室里度过,“做做实验、闻闻气味”填充了他的日常生活。在这之外,音乐是他安放梦想的地方。他觉得音乐是只需要让自己满意、无需取悦他人的存在。
高考结束后,在吉他老师的撺掇下,他和小伙伴们创建了一个乐队,名为“长白线东乐队”,乐队名字源于琴行的位置,“我们琴行西侧有一条路叫长白线,我们学校正好在那条路的东面。”因为乐队成员都是吉林白城人,因此还出过一首名为《鹤乡》(鹤乡为白城市的雅称)的歌曲。
△ 玩音乐时的乔国庆
他喜欢民谣和摇滚,他认为“民谣和摇滚是有共通之处的。但现在的民谣作品门槛太低,好像随便一首歌,都能被称作民谣。” 在他心中,莫西子诗的作品才是好的民谣。
趁着大三课业压力没那么大,他报名参加了“高调少年”比赛,却意外获得华北赛区区域赛冠军,“当时线上投票有两个人超过了我,我以为自己会得第三。结果评委打分环节,我是最高的,最后公布时,我成了第一!当时那种心情就是表面平静,但是内心翻江倒海了已经。”
做出足够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乔国庆的梦想,他相信在一点一滴的努力后,他就能实现这个梦想。
△ 生活中的乔国庆
看过几位“高调少年”的故事后,你也许会对这群少年产生新的看法,也会对“高调”一词有了新的理解。
其实,高调不是狂妄自大,而是有才华、有准备、有梦想后的选择。这群少年希望成为《寿司之神》中的小野二郎,“上午领了大奖,晚上还要回店里继续捏寿司”,日复一日如匠人般打磨自身的技能,不断在音乐道路上实现一次次突破。
抖音“高调少年”比赛就为像方志轩、马啸、乔国庆一样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 高调少年-抖音大学生音乐大赛
此外,抖音不仅仅希望只传递“高调”的精神给少年群体,更想要展现少年的责任与担当。为此,,抖音“高调少年”与《听见爱的分贝》公益活动进行了合作,以“听”与“音乐”为连结点,将学生歌手与听障儿童联系在一起,邀请“高调少年”前往公益机构,与听障儿童直接互动,并为他们发声。
左右滑动,了解更多信息
前文提到的方志轩就前往专为听障儿童进行康复的舒耘康复学校,与小朋友来了一次近距离接触, “坦白讲,去之前我对听障儿童的了解微乎其微。之后,我才了解到他们不仅听不全声音,甚至连小鸟、小猫、小狗的叫声可能也听不到,这些能带给我快乐的声音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这点让我感触很深。”对于方志轩来说,他很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让更多人去关注这一群体。
除此以外,抖音还邀请了三位明星歌手,从“高调少年发现官”吴青峰到“高调少年合伙人”艾福杰尼再到“高调少年合伙人”张含韵,他们不仅用自己的歌声为中国歌坛注入了新能量,也陪伴了一代代“高调少年”的成长,甚至当我们回看出道前后的他们,其实也是一副“高调少年”的模样。让他们为这代“高调少年”给予鼓励,或许再合适不过。而电竞RNG战队的Xiaohu和Letme也在“高调少年”精神的号召下,为有才华、有准备、有梦想的年轻人打call助威。
左右滑动,感受区域赛现场氛围
抖音“高调少年”将迎来总决赛,决赛现场,你不仅能看到三位“高调”的明星歌手,还有10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新生一代,他们将以歌声的形式,展现少年应有的姿态。12月6日17点30分,打开抖音视频,搜索“高调少年”即可进入直播间,近距离、同时段一睹高调少年的风采与才华。
少年们,高调起来吧,这是属于你们的时代!
~~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抖音及受访者)
策划:三联.CREATIVE
监制:李雨旋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李佳星
作者:王铁砣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