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朋克的世界,是一位电脑盲创造的|大象公会(2)
在这篇名为《药物、太空和控制论:赛博格的进化》的报告中,作者曼弗雷德·克莱恩斯和内森·克莱恩阐述了把宇航员改造成赛博格的想法。另一篇名为《赛博格和太空》的文章中,他们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张赛博格的照片:一只尾部植入了渗透泵的小白鼠。
赛博格的概念在 60 年代成为科幻界的新宠,出现在各式作品中,比如 1966 年的电视剧《神秘博士》,1972 年的小说《赛博格》,1973 年的电视剧《无敌金刚》,以及 1976 年的电视剧《无敌女金刚》。
此后几十年,以赛博为前缀的词汇越来越多,研究者内格尔曾做过统计,到 1994 年时由赛博形成的词有 104 个。
与此同时,它的意义却越来越模糊。
《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评论说:「赛博真是一个完美的前缀。没人知道它的意思,所以它能加到任何旧词上,让其看起来很新、很酷 —— 因此显得奇怪、诡异。它也很短,这使它更容易登上三英寸高的小报头版。」
与赛博有关的事物几乎构成了「赛博邪教」,泰德·尼尔森(Ted Nelson)讽刺道:「一般来说,以赛博开头的词意味着『我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或者我在愚弄和迷惑你。』」
1980 年代初,威廉·吉布森也是在类似心态下创造出了「赛博空间」一词:「当我注视着这一用红色记号笔写在黄色便签本上的单词时,我的全部喜悦都是由于它绝对没有任何意义。」
正是他创造的这个毫无意义的概念,让「赛博」这个词在维纳学说早已过气的 1980 年代重新崛起,至今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作为赛博一词的始祖,维纳并不喜欢这样的合成词,在去世的前一年(1963 年),他在一封信里写道「这些混成词错误地触怒了我,它们对我来说,就像有轨电车在生锈的铁轨上转弯发生的刺耳声。」
赛博如何朋克
1982 年,威廉·吉布森发表了短篇小说《整垮铬萝米》。
写这篇小说时,吉布森要为「机器内部的空间」起一个名字,他想到了「数据空间(Dataspace)」、「信息空间(Infospace)」。
这些都不合适,他说「我想要另一个国度的感觉,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主动控制感,我寻找现实中的零零碎碎,将它们拼凑成我需要的舞台。」
最后,一个名字冒了出来 —— 赛博空间。
这个词的真正流行,是因为吉布森两年后的作品《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这个书名是一个三重双关语,含义为 nervous system(神经系统)、necromancer(死灵法师)和 new romancer(新浪漫故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