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水果摇身一变,整年都能吃到!
四月的水果货架琳琅满目,蓝莓、菠萝、草莓、番石榴.......不过它们来去匆匆,春天一走也紧跟着离去。幸好有果酱,完美地封存了当下的水果风味,滋润且馥郁,吃到的就是季节的更迭。
果酱携带的古老基因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人们将成熟的水果放入带有蜂蜜的容器中,便于长时间地保存。
那时,柑橘类的水果是首要的选择,古希腊人将这种食物称为“水果蜂蜜”。直到十字军远征东方,带来大量的砂糖,人们将难得的蜂蜜替换掉,果酱才真正地开始流行。
从19世纪开始,果酱就成为欧洲人的早餐里不可缺少的角色。
每个水果的甜度和香气都不一样,为了要持续留住它的味道,就将其捣碎加入调料熬煮成酱。
根据国际食品规格的定义,糖度在65%以上,有一定粘度的产品,才能称之为酱。
自己制作时可以不拘泥于标准化产出,但是必备的果胶、糖和酸不能缺斤少两。如果水果的本身含量不够,就需要额外添加市场上卖的粉末果胶、砂糖和柠檬汁进行调配。
有时网购的自家手作果酱说是无添加,但是开盖后太稀,可能就是由于本身的水果胶质不多,又没有额外添加果胶而造成的。
而有时想吃点糖少的果酱,好不容易做好后,放了几天表面就发霉了,原来就是因为糖份太少无法长时间保存。
了解了基本的调配比,你是否已经拿好身边的水果跃跃欲试了呢?不过在制作果酱之前,需要弄懂几个知识点,这样成为熬酱大师会顺畅一些。
想做果酱的瞬间往往都是“这个苹果氧化了,那个芒果长斑了,去掉坏掉的地方,做成果酱,岂不是好吃不浪费?”
如果你这么想,法国人会嗤之以鼻,因为讲究新鲜取材是法式果酱的真谛,他们最忌讳“将就”。只有挑选好的当季水果,才能对得起这份想保存季节风味的心。往往不那么新鲜的水果,会把发酵风味也封存在果酱中。
四月到,去到超市,面对堆满货架的水果瞬间陷入迷茫,难道什么水果都能做成果酱吗?
原理上确实如此,但是想要味道更上一层楼,还是要根据其新鲜度、成熟度进行选购。
首先,有资格做果酱的水果它得有颗成熟的心,不能太稚嫩,因为会过酸;也不能过熟,那样一煮就化了。
只有买到一颗皮肤光滑,果皮完整,无损无虫咬且成熟的果实。它,才能被做成一罐锁住季节风味的果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