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拒绝帮亲哥走后门被踢出族谱:“人到高位,众叛亲离。”(2)
比“董有理”更出名的另一个外号,就是“董不怕”。
同学们相约去江边学游泳,她不小心被水冲倒,肚子里灌满长江水,才被好心人救起。别的同学吓得魂飞魄散,她跟没事人一样。
学自行车,她差点撞上迎面驶来的公交车,别人惊魂未定,她照样跟小男孩比追逐赛。
初中,她就读于张之洞创办的南师附中,成绩优异,却因历史原因只能就读于安徽芜湖干部教育学院。那时能上大学,已经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梦了,她仍心有不甘。
21岁,带着一身本事,她回到家乡南京,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做行政工作。
年轻时梦想仗剑走天涯,长大后才知道平凡是唯一的答案。她工作稳定,很快嫁人,生下儿子东东。
那时的她温柔贤惠,丈夫下班晚,她做好晚饭等。丈夫八九点回来,全家就八九点吃饭。
曾经“董不怕”攥紧的拳头打到生活的棉花上,变成棉花糖。
1984年,董明珠的丈夫不幸去世。孩子、老人、工作……重担压在一个人肩上,她没力气温柔。
那年她30岁,一个人抱着孩子走去工作,一天来回两趟。闷热的南京,常常让她全身湿透。
6年后,她不再甘心带孩子过苦日子,于是从体制内辞职,去博一个改变家庭命运的机会。
那些年的故事总沾着时代魔幻。南方,是机会的代名词。改革开放试点城市迅速崛起,数千台挖掘机昼夜不停。
那里的人们相信个人力量能决定命运,相信人生总有奇遇。
1990年,她来到珠海,成为一家电器公司的销售。没有固定工资,挣多少钱全凭本事。她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否36岁,是否是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