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宁可我在耶鲁抑郁,也不愿看到我在普通学校平庸。”(2)
在留学圈,类似W和Z这样的孩子有很多。
表面上,他们阳光开朗,在朋友圈里分享着正能量的日常,但相反,大家花费最长时间面对的,是日落后相对无言的沉默。
更为糟糕的是,很多留学的孩子还会被抑郁症纠缠、折磨。
当我们在纽约进行一场名为“今天,你抑郁了吗?”的话题采访后,我们意识到到抑郁症比我们想象中更为普遍,它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也是摧毁性的...
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一位男同学这样说道:“最抑郁、最抑郁的时候,盯着天花板盯一天,等晚上来了,然后再睡下去......”
还有一位短发女孩,她的抑郁症至今都没有完全好过来。
“就好像谁拽着我的心脏,把它给挤出了水,我就开始哭,那天晚上我一直都没有睡着,从第二天开始,我就好像什么都没有了,我什么都感觉不到了...”
学生Allen回忆起自己对抗抑郁症的过程,语气平淡得听不出情绪:“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每天我的脑子里都像是在经历一场大战,无数次燃起希望,又不停地怀疑人生,我在积极和失落之间反复纠结,心里却空空落落,吃了药只是想哭......”
还有更多的同学, 由于害怕家人担心,没有勇气面对我们的镜头。
同时,大量的数据也在残酷地警醒着我们,留学生的心理状况问题不容忽视...
据美国大学健康协会统计,平均一学年有32%的学生被确诊为抑郁症,13.5%的学生因为抑郁症而成绩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