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确师范生教师职业四大能力!(12)
l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内容,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能够在教书育人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l 树立职业理想,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1.1.2【立德树人】
l 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形成立德树人的理念,掌握立德树人途径与方法,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按照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依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教学,积累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经验。
1.1.3【师德准则】
l 具有依法执教意识,遵守宪法、民法典、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实践中能履行应尽义务,自觉维护学生与自身的合法权益。
l 理解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涵与要求,在教育实践中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能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道德规范问题。
1.2涵养教育情怀
1.2.1【职业认同】
l 具有家国情怀,乐于从教,热爱教育事业。认同教师工作的价值在于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特征,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自主发展。
l 领会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认同促进学生德技双修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理念。
1.2.2【关爱学生】
l 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关注学生成长,保护学生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l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发展的权利,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品德养成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乐于为学生就业创业创造条件和机会。
1.2.3【用心从教】
l 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在教育实践中能够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与班主任工作职责,树立“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钻研技术、研究教育,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
1.2.4【自身修养】
l 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有较强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能积极应变,比较合理地处理问题。
l 掌握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职业素养和审美能力。
l 仪表整洁,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符合教师礼仪要求、教育教学场景和职场规范要求。
1.3弘扬工匠精神
l 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树立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在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中,秉承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职业精神。
二、专业教学能力
2.1掌握专业知识
2.1.1【教育基础】
l 掌握职业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能够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发展特点,运用职业教育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2.1.2【专业素养】
l 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常用的专业教学方法。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标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前沿,掌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背景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2.1.3【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