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全国人大代表邱勇:在服务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成就一流大学新高度(2)
清华大学遵循基础学科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创新因材施教模式,全方位谋划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2009年,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构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区。2020年,实施强基计划,在理工双学位、本博贯通培养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2021年,实施“数学领军计划”,成立求真书院,设立数学与应用数学八年制专业,努力培养顶尖数学人才。面向未来,清华制定了《2030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励最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研究,不断提升师资水平,积极延揽世界顶尖人才,把科教融合作为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重要保障,为国家培养更多学术思想活跃、具备国际视野、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学科领域未来学术领军人才。
求是网: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科技竞争优势。请问,清华大学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邱勇:一流大学要吸引汇聚一流人才,并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服务未来发展的一流人才。对大学来说,人才是立校之本、兴校之基、强校之源。培养人才是大学对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贡献。要坚定“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自信,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人才发展制度环境,注重内部评价的导向作用,充分激发人才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清华大学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在2011年100周年校庆之后提出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启动教师队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队伍分类管理制度,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提升教师引进评聘标准。全面实施助理教授可以独立指导博士生制度,大幅提高新聘教师科研启动经费标准,支持青年教师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积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2017年到2020年成立了10个跨学科交叉研究机构,打破学科壁垒对人才的束缚,让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持续推进学术评价制度改革,2019年制定发布《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建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评价导向。修订院系教师聘任学术标准和研究生学位评定标准,坚决破除“唯论文”的现象。完善更加开放的人才吸引机制,加大国际人才引进力度,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增强服务人才意识和保障人才能力,建立服务高质量教书育人、高水平科研创新的体制机制,为人才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环境。
求是网: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要研究真问题,要坚定信念。请您结合清华大学的实践,谈谈如何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邱勇: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一流大学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清华大学坚持党管人才,严格把好人才政治关、师德关,引导广大教师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持师德师风第一评价标准,成立师德建设委员会,建立师德师风和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行动和专项巡视,对师德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倡导教学也是学术,坚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责任,持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明确教研系列教师必须保证40%的教学工作量,将讲授一门本科生课程作为长聘教师的基本要求。坚决破除人才评价“四唯”的顽瘴痼疾,用好评价指挥棒,设立教师教学档案袋制度,把教书育人的投入与成效纳入教师学术评价体系。设立“开放交流时间”制度,缩短师生距离,营造有温度的教育。推进学术共同体建设,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健全学术诚信和伦理监管制度,建设健康的学术生态。
求是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科学有序推进。请问您对此有何理解?清华大学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邱勇: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全球长期碳中和目标导向将加剧世界经济技术革命性变革,重塑大国竞争格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是一场大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长期的、艰巨的努力,而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力量。
在如此重大的国家战略部署面前,大学不可缺席,清华大学必然要主动担当。经过多年的努力,清华已经在零碳交通、零碳建筑、低碳发电与动力、新型电力系统、工业深度减排、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用硬核技术支撑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我们将“实施碳中和创新战略”作为一项专门行动列入学校的《2030创新行动计划》中。2021年9月22日,清华大学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努力发挥多学科优势,加快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政产学研多主体深度联合互动、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的综合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进碳中和技术国际交流合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全力以赴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重要贡献。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制定碳中和校园行动计划,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校园运行的各个环节,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引领低碳文化。
(记者:梁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