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能够结合?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出全面深刻阐述,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第二个结合”,不仅是基于历史、总结过去走过的路作出的重要论断,更是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要走的路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坚定笃行。本文尝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能够结合作一些分析探讨。
——理论层面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以及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创新性,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基础。
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理论品格。所谓“时”,就是客观时代环境,也就是具体实际和历史条件;所谓“进”,就是进步与完善、丰富与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就可以也需要植根于、服务于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同中国的现实实际和历史文化实际也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可以也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与发展,也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
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五大突出特性,其中一个就是突出的创新性。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兼收并蓄所滋养的中华文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创新性所决定的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相互融通和彼此契合之处,为二者相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大历史观,深刻总结党长期探索的历史经验,深刻探察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遇相识、交织激荡、互动共进的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9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2022年10月16日,在党的二十大上,总书记又进一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系统阐述“第二个结合”,其中第一条就讲“‘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他强调:“‘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比如,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相互融通、彼此契合的。这就深刻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扎根、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互动共进的内在逻辑,也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为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提供文化沃土的深层原因,从而大大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内在关系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这些重大论断,而且列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融通和契合的一些思想文化元素。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总书记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深厚历史底蕴时,着重从11个方面提炼和归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思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专门从价值观的角度,概括和列举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10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同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高度契合性的思想精华。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列举了这样10个重要元素,“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