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酒趁年华,归来仍少年(4)
恬淡的闲诗,自在的浑酒——这是第一次罢免闲居的陆游。
1158年,陆游34岁,初入仕途。他宣扬北伐抗金,收复中原。主张未被采纳,却以莫须有的罪名罢免回乡。
读书、写诗、饮酒、闲逛、看儿童骑竹马放纸鸢,这些都是乡隐生活的主要内容。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只有当一个人闲下来,才能领略大自然的可爱。
外面的风景不过是一个人自己的心情。
这次回到故乡,时过境迁,对于小时候长大的地方,陆游看到别样的山水江南,有了闲适诗的代表作《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官场混迹多年,见多了套路,回到乡村,被淳朴民风与田园风光所吸引。米酒飘香,菜肴丰盛。这日子,舒坦!
苏东坡曾说,江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乃是主人。无争无斗的生活气息,柳暗花明的美景良辰,让陆游不禁萌生出在此终老的念头想。
生活并非如人所愿,他需要养家糊口,更有无法割舍的复国梦想。46岁,陆游入蜀做官。
在南郑,投笔从戎,快意恩仇。“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这种军旅生活匆匆半年多,却成为他的流年岁月。
这段经历,对陆游的另一个意义是让他的诗歌风格,从模拟前人的端庄雅正,转变到创作性极强的现实主义。
在雨中,陆游骑着毛驴进入剑门。游走于巴山蜀水,朝廷的不作为让他有心抗敌报国无门,很多时候只能寄情山水,寄情诗与酒。
1180年,陆游再次以莫须有的罪名罢免回乡。
杏花春雨的诗,一醉方休的酒——这是第二次罢免闲居的陆游。
在故乡山阴,陆游躬耕田野,过起“草草半盂饭,悠悠一碗茶”的简朴日子。
有时候,闲卧屋内,翻看陶渊明的诗句,一卷还没看完,又得趁着外面小雨去瓜田锄草;有时候,在乡村阡陌上信步而行,听听远处寺庙的晨钟暮鼓,看看近处酒家的灯影摇曳;有时候,趁着酒兴,提笔疾书,借此宣泄郁郁不得志的愤懑……
这种辛劳与闲适,看似与他偶像陶渊明当年的生活非常相像,事实上,陶渊明清真恬淡的境界,陆游无法达到,因为他始终心系抗敌复国的梦想。
身闲心不闲,学剑四十年,他一直在等待、在期盼宝刀出鞘的时机。
闲居五年,重新出仕。在临安,陆游写下著名的《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春寒料峭,春雨绵绵下一夜。诗人旅居异乡,一个人听雨,一个人写字,一个人品茶,一个人独酌,十分寂寥,十分想家。
此时此刻,陆游忽然觉得,人一旦闲下来,一天漫长得好似一年,几杯酒下肚,天大的事,也不去管了。
一个人的自我,在深爱的人事面前才会得以展现。当一个人觉得时间缓慢,说明所过的生活并非他所愿。
陆游,似乎为了抗金复国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