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朋友圈里一半的人我都不熟(2)
小雪,21岁,大三,上市公司实习生
我之前的朋友圈基本围绕着同学、朋友、家人,都是认识的。有些不常联系,但也至少知道是谁,算是有过较多的交集。
慢慢地,发现生活有无数个添加好友的理由,让你防不胜防。
就说快递小哥吧,有时候送餐晚点,他觉得不好意思,就非要加你好友,给你转个超时费啥的。他可能担心自己得到差评,所以添加的意愿总是特别强烈,你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出来实习的时候,在公司附近租房子,就加了一些房产中介的微信,方便有好房源的时候及时通知。而现在有了着落,他们的朋友圈都会被我屏蔽掉,毕竟整天都在刷屏。
有个朋友说,她还遇到过一种情况,就是去一些小店里买东西时,老板会主动要求加好友,因为会在朋友圈更新产品,如果喜欢可以随时联系他。
买双鞋不合适,需要调货,店员加你好友;一起参加活动,与会人员加你好友……这世上,只有你想不到,绝对没有你加不到的微信“好友”。
想起之前去面试时,有一些同一岗位的竞争者特别热情,一定要和你互换微信,说:“有什么消息,我们互相通知一声。”
我一直都不理解互相通知面试结果的意义在哪儿,知道自己的面试结果不就够了吗?我甚至觉得完全没有加好友的必要,毕竟下一场人生旅途可能就不会再见了。
实习公司面试了3、4家,微信好友增加了十几个,还得专门分个组,署名“萍水相逢的求职者”。事实上,没有一个人告诉过我他的面试结果,我也不可能主动联系他们,就这样散散去吧。
凌凌,29岁,工作五年,私营企业财务
29岁的女人面对最大的压力是什么呢?无疑就是催婚了,所以除了工作外,相亲也成了我的生活重心。
家里的老母亲一直念叨:“凌凌,你今年都29了,女人一旦过了30,真的就很难找了。”这仿佛是所有父母的想法,他们也控制不住自己对孩子心生这样的担忧。
因此,我开始了一场漫长的相亲之旅,七大姑八大姨介绍的,老母亲在相亲网站帮我注册结识的,还有老同学的朋友的朋友,各种渠道,好像全世界都在帮我一起作战。
我没有过于抗拒,既然有人介绍,那就见个面吃个饭,当交个朋友也不错,所以微信好友有一部分就是相亲对象。
从2016年开始,一开始是每个月相一个。到后来,父母的需求更加迫切,市场逐渐变大了,去年一整年就认识了20来个,我的老母亲还嫌少,终身大事的这场战役尚未结束。
事实证明,在相亲会上交朋友也绝非易事。认识30来个人,十个有五个话题聊不到一块,三个只是来完成任务的,并无心找伴侣,还有两个就是微信上的“你好,我是XXX”,此后再无消息。
闺蜜温娜说:“我微信里的相亲对象无论是见过面,还是没见过面的,最后都失联了。”想想自己,我又何尝不是呢,30几个人统统“躺尸”在我的通讯录里,如今我连脸都想不起来了,更谈不上熟不熟了。
毕竟,那是真的不熟,这个分组被我称之为“30岁的噩梦”,主观意愿是不肯再打开了,但这个分组的人数还在增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