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都不着急(4)
如此周而复始,挑挑拣拣下来,不仅工资没有涨,职位得不到提升,职业生涯起点上的那点潜力也快被他折腾地消失殆尽了。
网上流传过李嘉诚说过的一段话:
付出就想马上有回报,适合做钟点工;
期望能按月得到报酬,适合做打工族;
耐心按年度领取收入,是职业经理人;
能耐心等待三到五年,适合当投资家;
用一生的眼光去权衡,你才是人生赢家。
成功是急不来的,只有持续付出努力,对过程把控有度,才能一步步向前推进,逐渐达到理想的目标。
所以说,心态和过程决定结果,着急要结果之前,你要先问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够不够格。
我们往往很向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状态,但无论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都需要时间。
认识一位朋友,他智商120多,学习能力很强,从小到大都是学霸,以很高的高考分数,上了名牌重点大学。
他和我分享过自己上大一时的一段心理路程。
那时候刚入学,激情万丈,想学习和尝试的东西特别多,他去参加各种社团,学乐器、学画画、玩体育,恨不得能学的东西都掌握下来。
但很快,他的挫折感就来了。因为他样样都想学,但分给每一样的时间就相对有限,每一样都学不精。在高中时总是拔尖的他,如今无法成为团队里的佼佼者,深刻体会到了失落与焦虑。
好在后来他的辅导员帮他调整了心态,他及时纠正,开始专攻乐器一项目标,持续练习,到了大三,他已经成为学校乐队里的核心成员。
活得太着急的人,总是会急功近利,想用投机取巧的方式去获得想要的结果,但投机取巧获得的只是皮毛而已,不仅达不到目标,还让自己陷入焦虑中。
上文提到的一万小时定律,只是告诉我们一个普遍规则,想要真正实现目标,最重要的是接下来的消化、沉淀和刻意练习。
比如,作为电脑天才的比尔·盖茨,他13岁时就开始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电脑终端机,学习计算机编程,等他20岁创建微软公司时,他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远超过了1万小时。
莫扎特从21岁开始,写出了一部部经典作品,不过你可能不知道,他从4岁就开始学琴练琴,6岁前,望子成龙心切的父亲,已经逼着他练了大约3500小时。
没有之前的枯燥练习,一次次的试错、取舍,就没有后来的厚积薄发。
不着急,才能从容不迫,不计较眼前得失,将自己的注意力真正着眼于过程上,收获水到渠成的好结果。
十点君说
“ 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视频解读,名人深入解读
快速省时,每天只要5分钟
迅速提高,一年比别人多懂52本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开启大咖领读
-背景音乐-
回音哥《陪我看日出》
-作者-
Angela,十点读书签约作者。坐标澳洲悉尼,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分享原创干货,微信公众号:Angela在悉尼(ID:Angelamanly)。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云湾,十点读书签约主播,暖心宝哥哥,每晚用声音陪你入眠。公众号:听云湾(ID:yunwan6666)。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冯注龙【PPT速成课】
喜欢就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