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所有小说都无法躲避的主题,但在拉丁美洲,“权力”远重要于爱(9)
独裁、无政府状态、民族内战……这些是20世纪初的作家们共同的题材,但马尔克斯用了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讲述,所以他的作品更像是流传在拉美社会中的神话或者寓言。他的作品和风格影响了太多拉丁美洲的作家,也影响了不同语种的作家,就像博尔赫斯影响了太多北美的现代作家一样。布克奖得主萨尔曼·拉什迪的《午夜之子》,实际上是《百年孤独》之子,是《百年孤独》的一个在遥远国度的孩子。
腾讯文化:现在在你看来,和爆炸一代作家相比,拉美新一代作家的写作倾向有什么变化?
拉米雷斯:我觉得现在文学的道路有了很多变化,作家的数量也增加了许多。这个时代有着不一样的时代焦虑。目前有一种反拉美文学爆炸一代的倾向,作家们在寻找一种不同于爆炸一代的文学道路。
比如墨西哥作家豪尔赫·博尔皮,他的作品《追寻克林索尔》,就与上世纪20 到40年代的纳粹科技精英克林索尔有关。还有阿根廷作家安德烈斯·纽曼。他的《世纪旅人》同样在探索19世纪的德国史。这批作家都在表明一种态度:“我要远离拉美文学的旧题。” 不过,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这种远离,而有一天,我们会看到文学的回归。比如豪尔赫·博尔皮随后的一部作品,讲的就是1968年的墨西哥。
我要提到秘鲁作家圣地亚哥·龙卡略洛。他的《红色四月》,讲的是2000年复活节期间秘鲁的一起真实的恐怖袭击事件。我还要提到阿根廷新生代作家帕德里西奥·普隆。他是阿根廷左翼军人的后代。我想说,他的半自传体小说《父亲的灵魂在雨中飘升》是拉美文学21世纪的里程碑。
普罗一代的作家非常年轻,有着自己时代的印迹。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像是磁石,吸引着新一代的读者。和这一代作家一样,新的读者不再生活在满是矛盾冲突的年代。政治冲突中的失踪者、失去孩子的母亲、坟墓……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相对遥远的话题。那些是他们父辈的历史,不是他们的。
而很快,我们就会看到生于21世纪的作家的作品,他们一定会给我们惊喜。他们有新的时代问题要面对,与过去的已截然不同。
相关图书推荐
《天谴》
[尼加拉瓜] 塞尔希奥·拉米雷斯|著
刘习良 笋季英|译
《天谴》是塞尔希奥·拉米雷斯刻意创新的一部“反类型小说”:它集侦探小说、政治小说、实证小说、爱情小说、风俗小说的诸多特点于一身,兼有众家之长而又自成特色。本书被誉为20世纪“中美洲最佳小说之一”,1990年荣获“哈米特将”——西语世界最佳侦探小说奖。
长按下图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可至亚马逊 Kindle 商店购买本书
重磅新书信息
《刺杀骑士团长》
第一部显形理念篇
第二部流变隐喻篇
[日] 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村上春树时隔七年长篇巨著
关于创伤、内省、对峙、重生的力量之作
2017 年度日本小说类榜首
一幅藏匿于阁楼的惊世画作串起二战创伤与现实吊诡
童年的痛失、家庭的破碎、战争的创伤
夜半铃声和古庙洞穴
不请自来的骑士团长……
面对无法挽回的失去,
他告诉我们,
回到洞中。
直面无以名之的恶。
《刺杀骑士团长》正火热预售中
长按下图二维码可至预售页面
三月全面上市
敬请期待
上海译文
文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