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一身傲骨,半世峥嵘,一代名伶的戏剧人生
文 | 吕夏乔 · 主播| 素年锦时
摘自《做世间淡定优雅的女子》
她是民国女人中惊才绝艳的一位:长于梨园世家,7岁开蒙,12岁挂牌公演,16岁即已在上海滩一炮而红了。
她长相出众,颜色、气质较之民国最当红的交际花也丝毫不逊色。
她又是民国女人中别开生面的一位:唱老生,挂髯口,着厚底靴,眉梢吊起,扮相英武,嗓音宽亮,唱腔了无雌声,一出口往往惊艳四座;做功毫无女儿家之态,竟至得到“梨园冬皇”的美誉。
她就是“坤生”里前无古人、人称“京剧第一女须生”的孟小冬。
误打误撞进梨园
孟小冬原本不姓孟,小名也不叫小冬。她本名董若兰,1907年生在汉口,亲生父母包下满春茶园演员的伙食为生计。
孟小冬7岁那年,满春茶园来了孟家兄弟组成的京剧班子前来表演。演出期间,孟家班的伙食自然也是包给董家,兄弟几人分头寄宿在当地人家,其中,孟家五爷孟鸿群住在董家。
五爷特别喜欢乖巧、聪明、伶俐的若兰,称她为“小董”,常常带她去听戏,还认了小董做干女儿。
很快,孟家班结束表演即将离开汉口,而小丫头早已与五爷难舍难分了。
董家包括小董在内共育有五个子女,家境捉襟见肘,见小董与孟家五爷相处那么好,便索性让女儿随了孟家班闯荡江湖去了。
后来,小董改随孟姓,名字则由“小董”改为了“小冬”。
孟小冬跟着孟家班回到上海后,接受了最早的戏剧启蒙教育,老师是孟家姑夫仇月祥,教的是老生。就这样,孟小冬进了所谓“坤生”行当。
孟小冬很早就登台演出,16岁因一次机缘巧合,在上海一炮而红。
彼时,她拜了上海共舞台老板娘兼台柱子露兰春为师。但这位师傅却跟人私奔了,留下孟小冬救场,几场演下来,“票房”号召力居然丝毫不逊于师傅露兰春。
自此,孟小冬老生的名头,开始在上海滩走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