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一身傲骨,半世峥嵘,一代名伶的戏剧人生(2)
人生若只如初见
18岁,是孟小冬人生的转折点:她遇到了梅兰芳——她一生挚爱,也是她心底最触碰不得的伤口。
那是1925年。彼时,孟小冬已经在南方小有名气,也拥有了一大票戏迷,但孟小冬还是执意北上,因为京戏的根是在北方。她先去天津,后来长驻北平。
孟小冬来到北平的那年8月,在一次大腕云集的义演中,她和梅兰芳相遇了。当天的排戏,大轴是梅兰芳与杨小楼合演的《霸王别姬》,压轴是余叔岩与尚小云合演的《打渔杀家》,倒数第三场戏,是孟小冬与裘桂仙合演的《上天台》。
这三场戏的阵容堪用“华丽”二字:
梅兰芳的名头自不必说。余叔岩何许人也?第三代“老生三杰”之一、“谭派”艺术的集大成者、“余派”艺术的开宗立派者。杨小楼,因在武生行当里自成一格而开创了“杨派”,并享有“武生宗师”的盛誉。尚小云,与梅兰芳共同名列于“四大名旦”之一;裘桂仙主演净角,开创了“老裘派花脸”。
18岁的孟小冬,从年龄到资历,都差着辈份,但与这些大腕儿们同台,她非但没有丝毫怯场,简直就是大家风范!
可终究还是女人。即便在舞台上的角色不是皇袍加身便是绿林英雄,卸了戏妆,换回女装,孟小冬依然是为了爱情会奋不顾身的那类人。
那天坐在剧院里看孟小冬表演的观众决然想不到吧,唱戏时气度非凡的孟小冬,在后台看到梅兰芳时是怎样一副娇羞情状,她柔声喊他一声“梅大爷”,就再不知从何说起。
孟小冬与梅兰芳第二次相见,不过仅仅隔了十天。这一次,她已经摇身一变,从“梅大爷”压轴戏的陪衬,成为与其比肩搭戏的另外一位“角儿”了。
曲目是《游龙戏凤》,孟小冬演风流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梅兰芳演聪明伶俐品貌一流的凤姐;孟小冬唱念间尽显真龙天子的潇洒倜傥,梅兰芳吟哦颦笑里全是乡野女子的天真可人……
在旁人看来,舞台上的那一对,明明就是默契十足的恩爱眷侣啊!
当时,梅兰芳身边有一个小小的团体,所谓“梅党”,类似于现在的经纪团队,但比现在的经纪人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在孟梅二人表演的当口,舞台下的梅党早已拿定主意,要撮合这一对璧人。而梅兰芳与孟小冬之间早已情愫暗生,有人从旁撺掇,也不过是将那层窗户纸捅破了而已。
很快,梅兰芳的媒人便去孟小冬家提亲了。
孟小冬不是没有犹豫,因为梅兰芳已有两房妻室,大房夫人王明华,二房夫人福芝芳。只是,那时的王明华重疾缠身多年,早已去了天津避世休养;
福芝芳倒是个既工于心计,关键时候又有魄力的女人,早年也是青衣行当里的呼风唤雨的角儿,嫁给梅兰芳之后,便退出舞台专心照顾梅兰芳了。
但在梅党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劝说下,孟家父女俩双双被说服,孟小冬嫁了梅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