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青年的上海投资路|三明治
“那些和钱有关的小事”系列之二。
文 | 派妮
街道两旁的树枝已经变得光秃秃,还有几片枯叶在半空中摇晃,带着一副不肯服输的姿态。冬天的上海,总是有些寡淡无味。
摇摇晃晃一个半小时,一趟公交车把林克送到了距离市区约 65 公里以外的浦东郊县。很难说这里有上海的影子。街道被灰蒙蒙的天气加了一层滤镜,显得更加萧索。
当他走进空荡荡的商品城售楼中心时,几个前台销售百无聊赖地坐在那里,消磨着时间。“真是瞎了眼,当时怎么会选了这么个地方?”林克心里不断咒骂自己。
半年多以前,林克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买了一个商铺,随后噩梦不断。
01
林克记得很清楚,4 月份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关于浦东郊县商铺的广告,试着联系了单页上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声音很轻的女孩子,说话时有些怯怯的,不过关于商铺的大大小小信息却都是有问必答,头脑清楚得很。
不知道是对这个女孩有着特别的信任感,还是真的对这个项目投资有兴趣,一个周六的上午,林克跟着看房班车,来到商铺售楼现场。
一进售楼处,七八张展板在门口两边一字排开,所有待售商铺被编号,位置、面积、价格都一一标注在上面。每一张展板前面都有几组人,一旁站着的销售员西装笔挺,像守猎般盯着眼前的客户。
一旦有商铺被人买下,就会在展板上面贴一个大大的“已售”红字,销售员也会用麦克风全场播报:“恭喜来自上海的张先生成为 7-1-301 号业主”、“恭喜来自温州的李女士成为 1-3-120 号业主”.....整个上午,一波又一波的人被看房班车拉到这里,涌进售楼处。很快,不少展板已经贴满了红字,播报的间隔时间也越来越短。
很久以后,林克才意识到,这些场景的渲染不过是房产商惯用的营销伎俩而已。可是,在当时,身处这种“疯狂抢购”的现场,他的确动了心思。
在销售员来势汹汹的攻势之下,林克开始盘算起这笔投资帐。商铺的单价大约为 1.8 万元/平方米,面积则从 15 到 30 平方米不等。总价算下来,少则不到 30 万,多则不过 60 万,就可以买下一间商铺。
销售员一边观察着林克的表情,一边继续推销:“大家来买商铺,无非就是出租赚租金嘛!咱们这边考虑到了客户的需求,所以推行的是‘前八年带租约式销售’政策。到时候你们买了商铺之后可以委托给我们统一对外出租,每年我们把租金给到你们,而且每年都还会有不同额度的收益率,从6%-10%不等。如果不想继续对外出租了,满三年之后,可以按原价的130%回购商铺。”
随后林克被销售员带到了商铺的现场去查看“实体”。那是空荡荡的一座毛胚楼,一眼望过去,除了几根裹着钢筋的承重柱,再无他物。灰凄凄的水泥墙面上抠出几个窗户,露出的红砖像是没有缝好边的衣服。销售员比划着图纸里的标号,说到时候这里会被隔出一间一间 15-30 平米不等的商铺,每一间商铺都会出租出去。
他开始认真研究起销售员手上那份图纸。在他的记忆里,像这样的小商品城,肯定是靠中间的商铺抢手些,于是在自己的“想象力”帮助下,他相中了一套大约 25 平方米,总价 45 万的商铺。
林克迅速在脑子里算计了一下,商铺首付最少五成,也就是说要拿出 23 万的首付。第一年就可以拿到大约 3 万块的租金收益,以后每年还会递增,把这些租金拿来还贷款绰绰有余。更重要的是,等过几年房价一涨,出手卖掉赚一笔很容易。
回到售楼处,来看房的人又比之前多了一些,偌大的空间被一团热气所笼着,林克被挤了一身的汗。他没有多犹豫,当场刷卡付了 2 万元的订金。一周之后,林克又专门跑过来,签了购房合同,付了另外 21 万元的首付款,并办了按揭贷款手续。
这一年,林克 27 岁,来上海的第五个年头。那 23 万的首付,是他卖掉自己房子后的第一笔投资。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