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青年的上海投资路|三明治(3)
2009 年的春天,被国家的印钞机轰轰声吵闹着,从 2008 年 11 月份开始的“四万亿计划”掀起了新一轮的货币泡沫。怎样才能让手里的钱不贬值?唯有买房。于是,林克在签完购房合同不久后发现,此前一年无人问津的房子,开始遭到疯抢,房价也朝着摩天大楼的高度飞奔而去。
这些都没有令他太在意,他也有自己的烦恼。林克算了下,每个月到手的工资不过五六千,还了房贷,再加上日常生活,根本剩不下多少,唯有年中和年底的时候发点奖金慰劳自己。紧巴巴的日子让林克觉得自己的喉咙始终被别人掐着。靠死工资生活,何时是个头?他得再想想办法。
他盯上了股票。自从 2008 年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出台以来,房价涨,股市也随之复活,从 1820 点起步,一路飙升到 3478 点。2010 年,股市在 2000 多点和 3000 多点之间震荡徘徊。
8 月份,在拿到半年度奖金后,林克尝试着买入一只西藏城投的股票,12.8 的单价,500 股。林克买入之后,这只股票就经历了连续四个涨停,20 天以后,他以 17.55 元的单价将 500 股悉数卖出,短短三个星期,他就有了 2000 多块钱的收益。这些红红绿绿的数字和曲曲折折的 K 线图,让林克波澜不惊的生活,又重新找到了兴奋点。
他养成了每天九点半就打开股票软件的习惯,他开始把越来越多的钱放到股票里,像是驾驶着一艘小船行驶在壮阔的大海中,时而掀起的浪花让他愈战愈勇。
毕业不到四年,林克有了一套写着自己房产证的房子,股票里的些许战果也足以慰藉他的满腔热情,林克很难控制自己“年少轻狂”的情绪。当他的同龄同事为工作的鸡毛蒜皮伤脑筋的同时,他的野心却越来越大。
2011 年是这样一个年份,楼市经历过前两年短暂的房价飙升狂潮后,政府开始大幅调控。上海的房价像是被突然放进了冷冻冰柜中,很快冻结。
人生阅历尚浅的林克,认为房价到顶了,他想卖掉房子。在那时的林克看来,上海是可以随时来,也可以随时走的,在这里买房并不能成为他的束缚。对于当初的买房行为,更多的是一种验证——验证自己的实力,验证自己的眼光,验证自己的自信。
房子在中介那里挂了三四个月,鲜有人问津。林克慌了神,更加坚定地认为,上海的房价很危险。深谙股市里低进高抛法则的林克,可不想在高位时被套牢,他要赶紧找到下一位“接盘者”。
他加快了卖房的速度,找来更多的中介帮忙挂牌。终于,一个 40 多岁的福建商人看中了这套房,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以 173 万的价格成交。
“我靠,赚钱也太容易了吧!”173 万,还掉贷款,除去 40 万的首付,林克手上净赚 70 万。在林克印象中,父母每年加起来的收入不过十多万。即便他来到上海后,一年到头也到手工资不过十万出头。而短短两年间,一买一卖就赚 70 万,这种快进快出的赚钱方式着实刺激到了林克。原来还可以这样赚钱!
直到很久以后,当上海的房价再翻几倍之后,林克才承认当年自己的自负。当一个人还没有足够的耐心、魄力与眼界去把握财富时,靠机会、运气得来的财富终将很快失去。
父母曾反对过林克卖房,但没想过林克会先斩后奏。当林克又重新住回出租屋时,老两口才得知了儿子卖掉房子的消息。不过,看到儿子一买一卖赚了两倍不止,他们也不再说什么。那 40 万,本来就打算给儿子结婚买房用的,“反正放我们这里也是放,放你那里也是放,你就先拿着吧!”
110 万的现金,在林克手中攥着。他越来越确信,只有投资才能让财富快速增值;他也越来越自信,原来自己还是有点头脑的。这 110 万,如何变成 220 万?始终萦绕在他心头。
04
买商铺,便是他找到的第一个猎物。当他判断楼市的房价已经处于拐点时,他却觉得商铺或许是一种新的投资机会。租金赚收益,坐等价格升值——同样的投资逻辑,被林克照搬到商铺买卖上。
办好商铺的购买手续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林克都陷入一种亢奋当中。他越来越沉迷这种“钱生钱”带来的快感。他每天早上到办公室后,简单处理一下工作上的事情,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股市上。
2011 年前四个月,上证综指已经从 2700 点攀升到 3067 点,5 月份,行情很快急转直下,一个月时间内跌了将近 200 点,此后持续阴跌。这时,林克手里那 110 万的卖房款,除去商铺的 23 万首付,还剩 80 多万的现金。手里有着充足的“弹药粮草”的林克,开始重仓加码,不到三个月,80 万全部押在了股市上。
林克之所以如此大胆,是股市点位已经跌破了他的心理点位。2500 点左右,可以举旗进场了。触底反弹,是他一掷千金的底气。他相信,底部到了,很快会弹回来。
8 月,上海酷暑,林克去广西桂林避暑旅行。漓江的竹筏漂流,印象刘三姐的演出,还有阳朔西街的青年旅舍,让他心情畅快。在即将离开桂林的前一天,林克租了一辆自行车,沿着遇龙河骑行。当他骑过一处上坡,把车子停在路边休息时,他习惯性地打开股票软件,他重仓的两只股票,双双跌停。他感到头皮发麻,游玩的兴致被浇灭的一干二净。第二天,再次跌停。两天之内,林克的股票蒸发掉 15 余万元,他带着仓惶的心情离开了桂林。
若干年后,林克回忆起这次挫折,深深悔恨当初不应那么早把子弹打光。“如果当时留一半现金在手上,继续跌,继续补仓,情况要好很多。”而当时的林克,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盘从 2500 点一路节节败退,却束手无策。
他唯一能做得就是,频繁换仓。那时的林克,像是战场上慌了阵脚的士兵,面对围攻,见招拆招,全凭感觉,毫无章法可言。
林克这二十多年的人生,几乎未曾尝过“背运”的滋味儿。太过顺利的人生,迟早是要栽跟头的。这句话林克是在 2011 年的冬天深刻感受到的。
年底,股市已经跌到 2100 点左右。翻开当年的股市报道,依然能感受到那时的血雨腥风:“沪指 2011 年全年跌 21.68% 成 A 股史上第三熊”、“今年仅 160 多家公司上涨,仅占 A 股总数一成”、“超 8 成股民亏人均亏损 7.31 万元”.....而林克的股票账户,绿油油一片,亏损已达 30 万元。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