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占便宜是修养,礼尚往来是教养
来源:斜杠先生(ID:isslash)
最近看到微博关于“18个同事共随礼1314元”的热搜,十分有趣:
结婚设宴,迎来送往,本是人生的“高光时刻”,不过新娘小徐却十分受伤:公司18个同事派了两个代表参加婚礼,合起来就给她发了一个1314的红包。
原本一张大桌孤零零坐了两个人,相比丈夫同事那边热闹的情景,小徐有些下不来台。
“他们结婚的时候,我最少也要随礼300块钱,可如今到我结婚,却来这么一出。”小徐说,“这不是欺负人吗?”
1314听上去吉利,仔细一算,人均不足百元,加之老公调侃“不晓得同事关系有多差”,令她越想越恼火,随后,她把此事发到朋友圈吐槽,并屏蔽了同事们。
没想到,这件事被人搬上微博,各大新闻媒体争相转载,不但上了热搜,还掀起了诸多评论。
有人说同事不厚道,也有人说小徐不大气。
我认为,真正的冲突,是小徐感觉没有得到应得的“回礼”,而同事觉得没去吃饭,少拿点钱也无所谓。
份子钱,本该是锦上添花之举,却常常变成给新人添堵。
我很理解小徐的委屈——我让你人前显贵,你让我脸上无光。
记得表妹结婚时,姨妈特意叮嘱她:
成家过日子,一定要有个礼账本,人情往来,无论是东西还是钱,要记清楚,该还礼的时候只能多,不能少,这是做人的规矩。
你借我十分,我还你十一分,多的一分是情分。
与人交往的最佳平衡状态,不就是双方都不吃亏,感情却日益深厚吗?
做人最大的体面,是有人喜欢你的礼尚,也欣喜与你往来。
不占便宜是修养
知乎上曾有人提问:“一直付出,却得不到回应的关系要不要坚持?”
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应该放弃。
其中有个高赞的评论:
“大学时,我和一室友关系很铁,帮打了四年的水,吃穿用度对他不分彼此。但有一次我想让他帮我个小忙,却遭到了果断拒绝。当时真的挺伤心的……”
与人交往,重在有来有往。
一段长久的情谊,从来不是靠单方面的支撑维系。没有回应的关系,终归是一条死路。
这让我想起同事小勇,一度让我们很头疼:
他花钱没规划,生活费常常月中就告罄了,便向我们各种借钱,常常是欠的钱没还完,便开启了下一波。
帮他买饭或者零食饮料,他绝不会主动付给你钱。
部门AA制聚餐,也是健忘性不给钱。
他的生活用品,是能蹭别人的就绝不买……
这样的小事,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