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丁牧儿:碧山“狗窝”酒保、小二和画家|文创肖像(3)
去年,23岁的丁牧儿交上一份“毕业作品”,在碧山的个人展览《向日葵下的拖拉机》。
丁牧儿崇拜激情,所喜爱的弗里达、蒙德里安等艺术家大多风格热烈,他的画面调度和色彩运用也是这样。碧山的野外,丁牧儿以农人生活为主题的画作在农田、户外、公交站展出,伴着七月不绝的蛙声,和这座小山村共同苏醒与沉睡。
丁牧儿作品
这场展览的策展人崔灿灿在手记中写:
拖拉机系列回到它的来处,漫山遍野。展厅走向汗水挥洒的稻田,山色中的云门塔,链接外乡的公交站,山洪倾泻的枧溪古桥,废弃的碧山水坝。当这些作品被以稻草人的方式散落在各处时,它的属性和意义再次被激活、延伸。不再是画家眼中的景观,或是风景画里的写生,它无意去往城市,它是碧山的一部分。
丁牧儿作品在碧山田野里展出
丁牧儿对流逝总保持着艺术性的怅惘。
“可能十年后,拖拉机这种机械就不存在了。”这是丁牧儿创作拖拉机系列的原因。最近他最想画上海的街道信箱。“现代人习惯了便捷的物流和通讯,信箱失去了它的功能而显得落寞。”有些新小区仍然保留有邮政柜,但是整齐划一的收发格子在牧儿看来没有意思,他想画虹口等老街道居民楼挂着的那些木头、塑料、铁皮制作的,质地不一,带着时间的温存,并且不再被复制的邮箱。
他在上海生活18年,有很深的感情,现在几乎每个月都回上海一趟,大多时候自驾,他开车极快极稳,穿行在黟县公路间,有点像秋名山车神,平日沉稳的他在这时显出些少年心性。
牧儿在上海的工作室
在上海的朋友起初不明白丁牧儿在安徽乡村做些什么,以为他是在黄山哪个旅游景点做生意,怕他受苦,来探望前反复询问,“要不要给你带点什么。”丁牧儿发出邀请,“你来了就知道了。”
丁牧儿来碧山五年,理应从“碧山大学”毕业了,他开玩笑说已开始攻读研究生。他结交到越来越多的“同乡的异乡者”,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却有同一片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