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访南疆 行走昆仑强“四力”(3)
语毕则动。史场长带我们走在场部大道上,边走边参观边介绍。在一排低矮的小房子里,传来咩咩咩……的羊叫声,史场长顺着声音告诉我们,那儿是养鸡养猪养羊的房子,产羔、剪羊毛都在那。在房子的左侧,一排低矮的房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听完介绍,才得知原来这儿是以前90年代场部职工的住房。透过紧锁的大门依稀能看到当年条件的艰苦和创业的艰辛。参观完这块保留的旧房子,史场长指着远处的小区说,那是我们新盖的小区,大家现在基本都已经搬进了现代化的楼房,一应住宿条件齐全,比以前真是好太多了。
职工过去住的房子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百米,但已经可以让我们看到一牧场建场近70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这几百米,历史的画面在眼前一帧一帧划过,有着穿透历史时光的魔力。
谈到为何保留这些旧房子。场部的同志告诉我们,这是为了参观教育所留,再好的描述都不如以后带着娃娃来看这些旧物件,活生生摆在你面前,看看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那是很震撼的!
旧石碾子
在整个场部参观中,有个词常常在耳边响起——“生态”。我想,比起走过的烟雨朦胧的江南,这儿的人更明白珍惜生态保护的意义。受制于水资源稀缺,场部水源供给基本都是依赖昆仑山的雪水。在这儿,种一棵树非常难,种活一棵树则是难上加难。看到花团锦簇的场部环境,这得花多大的精力和时间啊!这一切不由得让我们感慨,西北这块广袤的土地各方面要想发展起来,生态保护是重中之重,可以说在这儿,生态保护有着更为独特的意义,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一牧场城镇新面貌
下午,我们约了两位采访对象,进行了两场采访,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近70年来一牧场的变化。他们分别是已退休的牧场副政委维吾尔族同志麦麦提·吐郎和社区党支部书记河北籍专业军人郝亮。
之所以采访他们,我们是想让他们以一牧场历史亲历者的身份介绍下牧场这些年的变化。
地窝子、干打垒、土坯房、砖木平房、现代化小区,住房条件逐渐改善,交通工具从骑驴骑马逐渐变成了汽车、小车、高铁、飞机,交通条件多种多样。衣食住行的变化,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也是最看得见的变化。同时,他们纷纷感慨时代带给他们的机遇,给了更好的发展。以小见大,壮丽70年的辉煌画卷渐次铺开。
采访麦麦提·吐郎
采访郝亮
登昆仑 下田地
在采访中,我们特别想了解老职工和新职工的情况。一牧场的同志推荐我们可以去昆仑山上二连的草场采访放牧的维吾尔族牧工,还可以去地里看看承包了田地务农的汉族新职工。
我们决定去昆仑山里的二连。二连的驻地很美,号称云中牧场,距离场部开车向着昆仑山腹地方向攀爬30公里即到。
接受我们采访的主人公名叫如则麦麦提·热杰普,今年55岁,他从15岁开始放羊,牧鞭已经挥舞了40个年头。而他放牧是接过了而今已经90岁父亲的牧鞭,今天他30岁左右的儿子也跟他一起在山上轮流放牧。
我们的采访是在一处地窝子里进行。在跟如则麦麦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将近70年的发展,同样带给了他们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从住房条件的改善,还是从交通工具的变化,甚至是现在政府补助他们五险。但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他们一家人三代放牧戍守边关的精神。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疆时,一身戎装的第十师桑德克哨所民兵马军武讲起在中哈边境线屯垦戍边26年、建设夫妻哨所的感人故事。听到他说“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时,总书记说“了不起”“非常敬佩”,并叮嘱他代向他妻子问好。而在今天,我们仿佛再次看到了这一感人的事迹在昆仑山上的二连续写。
与如则麦麦提·热杰普合影
说起对新职工的采访。其实我们主要是想探访他们来到一牧场的原因以及来到这儿的实际感受。接受我们采访的新职工名叫刘九福。令人感到高兴的是,我们再次在遥远的新疆碰到了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