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访南疆 行走昆仑强“四力”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当得知《求是》杂志社将派遣我们两位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采访时,便掐着手指头等待出发的日子。一则是迫切希望能够用自己浅显的笔端倾尽笔墨来描绘祖国的壮丽山川和人民的勤劳伟大,看看这70年来,中国这片大地上是怎样的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人民是怎样的一种慷慨激昂的精神。二则是我们两人作为西北大地孕育的孩子,具有一定人生阅历之后再回西北到娘家,更能再次深度触摸这块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的区域,认识或是学习收获都当有大不同,对增强我们的“四力”大有裨益。
就这样,我们一老一少,踏上了前往南疆的路,去触摸昆仑山下的风采。
行前
少年时期,手头所能读的书,只有家里长辈保存流传下来的《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经典古籍著作,《山海经》《穆天子传》等记载华夏上古历史传奇的故事时时让人着迷。昆仑是此时常浮于案前的名字,虽然书中的昆仑山与今天的昆仑山是否完全一致,学界尚有争议,但是“昆仑”这两个字,彼时便有一种莫名的向往在心中根植。做正确的调查,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这次在行前,按照我们二人的约定,提前已经查阅了各种历史资料,无论是新疆的山川地理、自然风光,还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史料,亦或是中央关于新疆和兵团的历次重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和兵团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完成了采访前的摸底准备,力求有个完整的把握。
李泾一同志算是第二次到新疆了,若干年前,他曾随中央巡视组跑遍了新疆的各个县城。在路上的时候,我们进行了交流。他一边介绍新疆各地的情况,一边谈及当年他来的感受及学习收获,我则用微薄的历史知识、地理知识、传说典故应和,加上在飞机上读完机场买来的《西域简史》,就这样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风土人情,我们互相补充,在脑子里形成了对这块壮美大地的感性认识。
《西域简史》
关于这次采访的框架和提纲,此时我们脑子里大多想的还是去看看70年来,这儿山山水水的变化,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变化,以及民族团结有无可挖掘的典型,现在想起来,当时的认识还是稍显浅薄,具体留待后面揭晓答案。
伴随着飞机的轰鸣声,我们经乌鲁木齐转机后飞越了塔克拉玛干这个中国最大的沙漠,即将降落和田机场。此时,发生一件插曲,因为和田市紧邻沙漠边缘而建,飞机降落时风沙较大,连续两次才成功落地。初次谋面,便是一场小惊险。出机场联系到前来接我们的兵团第十四师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方中同志,跟他叙述了落地的惊险,他很淡定的说:“都是常事,今天你们运气好,如果风沙再大些,可能就得掉头回去或者去其他城市降落了,以前常遇到。”闻言赧然,对我们而言的落地惊险,却是当地干部的家常便饭。至此,从早上6点到下午3点,9个小时的长途转机飞行,第一阶段的赶路告一段落,对“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这句话有了新的认识。
飞机穿越群山
夜宿和田
出了机场,已是下午三点,阳光莹莹点点洒落在路边,整个天气晴空万里。真是好天气,我们一路驱车直奔,前往十四师师部用餐,路上我们向杨部长问东问西,充满了初到贵宝地的好奇。杨部长则简单向我们介绍了十四师昆玉市的一些基本情况及这次采访的大致安排。
看着路两边闪过的民房和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终于不是望眼皆是沙子了。我们不由得跟老家甘肃的城市面貌比较了起来,最终得出共同看法是两地相差不大,但是能在沙漠边矗立起这样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前人的艰难困苦和后人的接力奋斗是分不开的。
到了师部,我们会和了此次大采访活动的同伴,来自兵团媒体的同仁,至此我们的采访团算是成型了。用餐完毕,按照采访安排,6号下午是和十四师的几个“老宣传”开一场座谈会,他们分别来自十四师报社和电台等新闻单位。落座之后,令人惊喜的是,参加座谈的均是甘肃和河南的老乡,各自都因为不同的原因来到新疆、来到和田这块热土,投身边疆建设。大家在亲切的乡音中,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了起来。
听完杨方中同志的介绍,这儿的红色基因,让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兵团第十四师源自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解放和田的一野二军一部,恰好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些了解。
1949年12月5日,180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官兵从阿克苏出发,昼夜兼程行军15日,行程1585里,于12月22日胜利解放了和田,开创了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一“死亡之海”的奇迹,受到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政委习仲勋的通电嘉奖。这是有记载以来,人类第一次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年初闻这段军史,令人感到震撼的是,在行军中,战士们拉着马尾,边走边睡觉,对于未曾亲身经历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之事。如此艰难困苦都能克服,唯有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中国人民。
李泾一老师代表此次采访团做了发言,主要介绍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采访的活动背景和意义,尤其说明我们这次来是需要俯下身子摸摸泥土,前来拜师学习的,在走出机关大院以后,能够扎到基层看看生活的变化,对于增强我们的“四力”,更好的履行我们人民记者的职责,意义重大。
十四师座谈会
初临第十四师和和田市,还有两个地方让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