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力”永远在路上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调研
按照统一部署和安排,我们调研组一行两人,前往河南省兰考县蹲点调研。得知去兰考,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去考察过,还想到了焦裕禄,再就是家里老人常说的“河南兰考,山东寿光,出去要饭的人特别多,是出名的。”除此之外,别的就没啥印象了。
几次跟开封市委宣传部和兰考县委宣传部沟通,确定了调研时间,但调研的主题是影影绰绰的,当时无法一下确定,从党刊的定位来看,不能仅仅反映“衣食住行”等面上的东西,从部门和组来考虑,还是写党建的好一些。当时只能作如此考虑,别无其他。心想,单凭在北京空想,头脑里总是空空如也,索性去了再说,“绝知此事要躬行”。
瞻“焦桐”,拜“焦公”
4月16日12:43,我们乘坐的高铁在经停了郑州、开封两站后抵达兰考,兰考高铁站比想象中要好很多。见到了接站的兰考县委宣传部李科长,在简单与他交流调研打算后,我们提出先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几个地方看一下,比如焦裕禄纪念馆、张庄。
午饭被安排在焦裕禄干部学院食堂。饭后步行路过校园中的一片焦桐林,习近平同志2009年来兰考考察时种植的泡桐树已是枝繁叶茂、桐花烂漫,人们习惯称之为“习桐”。学院门口过马路正对的便是“焦桐”。这两棵泡桐树时隔46年后的“相逢”相向而生,纯属必然,因为她们象征着我们党伟大精神的传承,生生不息。
习近平同志手植树 许华卿/摄
来到焦裕禄纪念馆正是午后两点前后,天气热得很,比起北京的天气感觉热上好几度。进入馆内,我们瞻仰了焦裕禄的一生事迹。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通过他的事迹和朴实无华的话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焦裕禄纪念馆广场上矗立的焦裕禄塑像 许华卿/摄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革命嘛,就得敢闯。成功了有经验;失败了有教训。只有敢闯,才能从困难中杀出一条路来。”
“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看到这些,一种感觉不禁油然而生,那就是焦裕禄同志真的把毛泽东思想学到骨子里去了,真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典范。他的这种精神,这种活学活用党的理论的水平,我们的确是难望其项背的。焦裕禄同志不愧为“毛主席的好学生”。
离开纪念馆前,看到大门出口处是纪念品摊位,里面除了泡桐制作的手工艺品外,还有领袖的标准照等纪念品。最让我们意外的是,竟然有仿印的1960年代《毛主席诗词》,买了一本翻看一下,让我们大开眼界,每篇诗词,都是有正文,有注释,有诗词五线谱,有的配有毛主席手迹。对此,我们是十分感慨的,宣传工作当如是,这不正是历史上的“四力”吗?
张庄“偶得”
锁定“张庄”,一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考察过,二是这里是焦裕禄发现治理“三害”办法并打响第一枪的地方。
说是“偶得”,一是因为到张庄后得知1952年毛主席来这里附近考察过黄河,二是原本只想调研一个村庄,但不想以一个村庄串起了新中国70年,正合调研主题,所得过望,可谓不是妙手但却是“偶得之”。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后,到宾馆放下行李,洗把脸,略作调整,即乘车去了张庄。到张庄时,正赶上有来张庄学习考察的“大部队”。村里同志正给他们作介绍,“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正好跟着听了全程的讲解。从老村室前的广场宣传栏,到老村室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张庄考察的介绍,再到沿着村庄主干道——幸福路边走边讲解,我们对张庄的历史,对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后村庄发生的巨大变化,有了十分清晰的认识。较为健全的产业,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店铺,戏院、书院……这些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如今都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在桐花书院听取县委宣传部干部介绍张庄情况。 许华卿/摄
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张庄的集体经济总量还不是很大,但是相比它以前的贫困基础,应当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脱贫了,而且人均收入已经比较满意,正走在实现小康的路上,村容村貌村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的文明素质明显提高。这一变化,正如接受采访的当地干部所说:“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兰考考察后发生的”。
张庄村墙壁上张贴的“1952年10月30日毛主席来到东坝头乡视察”照片 许华卿/摄
也是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在村中墙上看到了毛主席1952年来张庄所在的东坝头乡视察的照片。在听取当地同志介绍后,让我们想起了《毛泽东传》中关于毛主席视察黄河的记载,书本和实地在这里相会了,历史和现实在这里碰撞了。这也是朝花夕拾,偶得的机遇。这确是让我们的这次调研有了更为清晰的线索。一下子,,兴奋莫名起来。逐步想着把调研报告贯通新中国70年写一下,腹稿在边调研边交流中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