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力”永远在路上(2)
在听到当地干部介绍说毛主席当年视察黄河的地方就离这里几里路时,我们便决定要去实地看一看。毛主席当年意气风发,想骑马视察黄河,虽未能如愿,却也视察了黄河不少地方。新中国的治黄工程可以说是最先上马的,给当地和国家带来了泽被后世的大福利。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几乎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水患,更没有改道。这确是天大之功。《诗经》有言:“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我想,新中国的治黄功绩也应当是铭记于世的。
“九曲黄河最后一弯”,毛主席1952年视察黄河处 许华卿/摄
想着想着,我们便到了毛主席当年视察黄河的大堤上。正赶上焦裕禄干部学院的学员也到这里实地学习。黄河以母亲河的气度与壮美展现在了我们眼前。以前开车去山东,每次都会路过东营黄河大桥,每次都是在大河之上匆匆而过,只是一瞥的印象。这次却是几乎零距离接触,浩渺的烟波,宽阔平静的水面,“黄河之水天上来”,确是如此,古人言之不虚,也由衷佩服古人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我们记者要好好学习的。
离开此地前,看到了地上铺设的铁轨,问当地干部,他说是当时毛主席来视察黄河时修的。如今已过去了67年,但铁轨和枕木都十分坚固,并没有半个多世纪的沧桑之感。当地干部告诉我们,他们计划用这一铁轨发展小火车旅游。
兰考县黄河湾风景区“铁轨” 许华卿/摄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我们能给后人留下什么?
回到驻地,就跟当地同志商定,第二天不再去调研,而是在驻地写稿子。因为,离京前我们即商定,调研的稿子要在调研中完成,不能带回去,要不然回去还有一头活等着,到时就没时间写了。写了一天,边写边调整完善思路,终于从张庄的“幸福路”这一当时该村脱贫后命名的主干道起笔,一语双关,写就了《张庄,幸福路上的村庄》。该文在求是网刊发后,被中央网信办当作范文在全网推送。我想,这也是我们以自己之力告慰可以告慰之人的最好礼物了!
精神的“火花”
调研第三天,当地同志带我们去几个推荐点看看,见几个“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部”,这就是代庄村、杜寨村和县科协。
原本是上午去县科协采访科协主席陈国平,但他临时有公务,只好转道先去代庄村。
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后到了代庄,见到了村支部书记代玉建。正赶上来村里学习考察的同志。据代玉建介绍,每天差不多都三四波人来村里参观考察,他都得作讲解。
我们顺便听了他给来参观同志的讲解,很是精彩,一口浓郁的豫东方言,但能让我们听的很清楚,说的情真意切、娓娓道来。既是讲工作,更像是讲故事。他把自己的工作感悟化作了地地道道的故事,讲给我们听。
随后我们和中国政协报的记者一并采访了代玉建。听了他的故事和代庄村这几年的变化,我们很是佩服。“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这几年代庄发生巨大变化的关键。
参观代庄村村室 许华卿/摄
临近中午,我们又赶往杜寨村——兰考蜜瓜第一村,采访了第一书记张静。
我们来到村里时,张静因为被提拔为乡党委委员正在乡里办公。得知我们来后他立即赶往村里。等待的功夫,我们看了看村部周围的大棚,一片片,白茫茫,承载着村民对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张静在介绍杜寨村情况时说,实行“三带头、三不愁”和“四跟四走”的产业发展模式,即“干部带头脱贫不愁、党员带头群众不愁、产业带头小康不愁和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党员走、党员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
这让我想到了宾馆房间里准备的《坚持群众路线的楷模:焦裕禄》书上的一首打油诗《十二愁》,这首打油诗是兰考干部给焦裕禄描述的,我觉得十分震撼就记了下来:
吃也愁,穿也愁,住也愁,烧也愁,前也愁,后也愁,黑也愁,白也愁,进门愁,出门愁,愁来愁去没有头。
从杜寨村现在的发展来看,这“十二愁”可以说是一去不复返了。
如何让群众不愁,我想张静的一句话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作为年轻的干部、传承者,就应该发扬这种精神,扎根基层,只有把这个根扎下去,才能真真正正地把这个事干好。”这应该就是诀窍所在。
访谈结束,已过中午。张静再三邀请我们在乡里简单吃个午饭,但是我们还是执意要赶回住处吃饭。这不是客气,更是纪律。
当天下午,我们来到县科协采访陈国平。听这位60后老兰考,讲述自己十分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解。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都在书上记录着自己的点点滴滴,如果是有心之人,那么他就会得到很深的感悟。
在东邵岗一村大棚内调研 王传志/摄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陈国平介绍的情况,我们翌日又专程来到他曾经任第一书记的东邵岗一村调研了解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我们亲眼见到了东邵岗一村经过大棚蔬菜脱贫致富的成绩,听取了村干部和区干部的介绍,使自己对陈主席所讲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一棚棚的蔬菜,整齐宽阔的蔬菜市场,大棚中干活的农民,大棚前做家务的老人和玩耍的儿童,我们见到的是一副生机盎然的农村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