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2)
很快,“大个子”的优势发挥了出来,日产百吨以上的高产井成批出现在大庆油田,彻底扭转了当时油田生产上采油速度低、含水上升快、产量稳不住的被动局面。相当于为大庆新添了一个地质储量7.4亿吨的大油田。
大庆油田岩芯库存量居世界第一
作为古生物化石能源,每个油田的开采都有自己的周期,大庆油田也不例外。
多年开发,大庆油田已至高含水后期,采出的液体90%以上是水。采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是难上加难。
“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这是大庆油田一直秉承的科技路线。1965年大庆油田就成立了采收率研究室,他们贯彻“科技超前15年研究,超前10年试验,超前5年配套”的研发战略,逐步发展出三次采油的前沿基础理论,形成了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等一整套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研发和生产基地。
常规水驱,是注水入地把油“挤”出来;而三元复合驱技术,,则是用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化学剂,把藏身岩石孔隙的油“洗”出来,可在含水率达98%的极限开采条件下,再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时间回溯至上世纪80年代,有些国际权威专家在对大庆油田进行一番勘查后断言,大庆油田根本不适合三元复合驱技术,临走时扔下一句话:“你们还是把表面活性剂彻底忘掉吧!”
伍晓林正带领科研人员进行试验
专家只是看到大庆油田的地质构造和化学特征,但他不知道有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大庆人,在面对困难时有着怎样顽强的意志。
1990年,杨振宇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头扎进图书馆,苦苦寻找适合大庆油田的活性剂配方。当他“攻破”8万多个试验点,0.1毫米厚的试验记录纸堆成了几米高时,他终于找到了。
正当人们为三元复合驱技术的前景欣喜振奋时,另一道难题再次摆在大庆人面前。
试验所采用的表面活性剂均是价格昂贵的进口货,巨额的成本让三元复合驱技术一度陷入低谷。
“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能做得更好!”这个勇挑重担的小伙子,就是1994年毕业的精细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伍晓林。
一次,在做实验的时候,伍晓林忽然发现一个奇异现象,实验结果完全违反常规,理论上也解释不清楚,同事都认定配错了,劝他不用管了。伍晓林却执拗地想要弄清楚。
结果,“意外”促成了主导产品——组分单一活性剂的诞生。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伍晓林破解“密码”后,又投入到3500多次实验和2100多次修改,最终创立了表面活性剂工业化生产合成的路线。试验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仅一个区块就比进口驱油剂节约1.47亿元。
杨振宇、伍晓林,这对三元复合驱技术的“双子星”,携手创造了新型表面活性剂当年研制、当年工业化生产并投入应用的国内外三次采油的奇迹。
翻开大庆油田的荣誉簿,是一项项引以为豪的奖励。1985年的“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的注水开发技术”、1996年的“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8年,“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又一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一个个荣誉,一次次辉煌,成为大庆人创新自强的生动写照。
大庆油田油井
“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
面对困难怎么办?
困难永远都在。大庆,一块外国人眼中贫油的土地,曾经一穷二白,“头上青天一顶,脚下荒原一片”,而今,开发建设了60年的大庆油田,靠着不断创新至今依然实现油气产量当量4000万吨以上。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世界科技格局、产业格局、经济格局正重新洗牌。居然还有人想要封锁我们,想要压制我们,想要打败我们?大庆、华为,一切一切靠着创新之力、担当之责不断前进的英雄儿女早已告诉我们答案!
困难永远不怕。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70年,奋进70年,脚踏实地、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跨越一个个障碍,攀越一个个高峰,取得一个个胜利,把一个个困难踩在了脚下,踏出了大道,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如今,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尽管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但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最重要”。面对困难,永葆奋斗精神,永怀赤子之心,矢志不渝造福人民,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成长早已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