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生活很难,请看一看阿Q的人生(3)
阿Q,他于黑暗与荒蛮中,自造出一条奇妙的逃路,对压迫掩耳盗铃,对苦难自欺欺人。明明是悲剧人生,却活出喜剧色彩,荒诞而可笑,无语而可悲。
精神胜利法让他活成可哀的笑话
有了精神胜利法,一穷二白双手空空的阿Q活得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得意了许多年”。
有一天,他看见王胡在墙根下边晒太阳边捉虱子。这一看,他觉得自己身上也痒了起来,于是并排坐下,一起捉虱子。
阿Q看不起王胡,人家偏偏捉到不少虱子,“放在嘴里毕毕剥剥的响”,他自己捉的虱子又少又小,还不及王胡响。实在愤愤不平。
于是挑衅、奚落、开骂、及至动手,结果反被王胡揪了辫子往墙上碰头。这成了阿Q生平一件屈辱。
后来,他在路上遇见钱大爷的儿子。钱少爷进过洋学堂,去过东洋,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为此,“母亲大哭了十几场,老婆跳了三回井”。
反正,阿Q厌恶这位假洋鬼子。
因为刚败给王胡,心里正气忿,于是这回路遇“假洋鬼子”,由腹诽忍不住骂出声来。
刚骂出一声“秃驴”,就不由分说地遭到“秃驴”拐杖的两记痛打。这成了阿Q生平又一件屈辱。
但是很快,因为“忘却”这样祖传的宝贝发生效力,他马上觉得轻松,乃至高兴起来了。
再后来,阿Q又遇见静修庵的小尼姑。他向来视女性为异己,平日遇到尼姑,都要唾骂两句,何况现在受到屈辱?
他将所遭晦气怪罪到小尼姑身上,辱骂、调戏不算,还走上前动手动脚,摩她头皮、拧她面颊。
一气之下,小尼姑骂了一句:“这断子绝孙的阿Q!”
如此这般,阿Q感觉自己转败为胜了。之前在别人那里所受的屈辱荡然无存,就像文中所写:“他这一战,早忘却了王胡,也忘却了假洋鬼子,似乎对于今天的一切‘晦气’都报了仇。”
精神胜利法在阿Q那里屡试不爽,他凭此自欺欺人,凭此欺软怕硬。
殊不知,,自己根本就是一个可哀的笑话。
人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
佛教当中讲:“人的一言一行皆是业力,世界乃是自己作业的结果。”
小尼姑哪里知道,她嗔怒之下的一句“断子绝孙的阿Q”,悄然改变了对方的命运轨迹。
夜里回到土谷祠,阿Q辗转反侧,他回想白天之事,回想小尼姑滑腻的脸蛋,回想她那句“断子绝孙”……
阿Q从来排斥女人,对男女之大防历来严明。但是从那夜起,他开始想要女人,因为他不想断子绝孙,他明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道理。
然而,所能接触到的女人,在他看来都是假正经。
有一天,阿Q在赵太爷家舂米。吃过晚饭,在厨房,他吸着旱烟,女仆吴妈洗完了碗碟,坐在长凳上跟他闲聊,说着东家的家长里短。
他的思绪根本停留在“女人”和“断子绝孙”上,他看看吴妈,突然放下烟管,对着吴妈跪下,然后喊道:“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
简直反了!
简直岂有此理!
简直胆大包天!
吴妈很委屈,东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阿Q遭了一顿打骂,抵押棉被与毡帽,买了香烛给赵府与吴妈赔罪,还丢了给赵府打工的机会。
阿Q想延绵子嗣,于是“调戏”吴妈,调戏未果,却丢了工作破了财。
丢了工作破了财,阿Q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想到去静修庵偷萝卜吃。
为了偷点萝卜吃,阿Q惨遭尼姑质骂、黑狗追赶,生存真是很不容易。
未庄待不下去,他进城闯荡了一番——当了贼,偷了些布料衣服回来。
因为发了点财,大家对他另眼相看。中兴史与在城获得的见识,让阿Q得获得未庄人的敬畏。
就连盛气凌人的赵太爷,因为想从他那里捞点便宜货而语态和软。
人生如棋,有些时候,一步走错,之后步步皆错。
人生如棋,环环相扣,因果相报,一切皆有可能。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位阿Q
赵府被抢劫,有过偷盗前科的阿Q很快被抓了进去。
张冠李戴的审讯,牛头马嘴的逼供,不明就里的画押,之后就是阿Q人生的高光时刻,也是这部小说的高潮部分:
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