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无印良品破产,我才理解了朋友圈里那个熬夜加班的中年人……
靠自己的双手打拼,不是件丢人的事情。
最近几天,发生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日本知名品牌无印良品,其美国的子公司,已经申请破产了。
过去的3年里,他们在美国一直是亏损的状态,已经负债6400万美元。
美国的店面租金本身就比较高,再加上今年受疫情的影响,销售大幅缩水,无印良品已经无力承担这些后果了。
要知道,这可是日本的零售巨头啊。连这么大的品牌都扛不住了,其他小公司的处境可见一斑。
你发现了吗,身边原本常见的许多品牌,如今已渐渐离开我们的视线了:
昔日鞋业巨头“贵人鸟公司”,负债42亿,宣布停产;
内衣之王“维多利亚的秘密”,宣布英国分部破产;
有中国版Zara之称的“拉夏贝尔”,前段时间平均每天关店13家,3年市值蒸发百亿......
在这个日新月异、迅速迭代的世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红桃皇后说的一句话:“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那些破产的巨头,很多并不是因为做错了某件事,而是因为时代不再需要他们了。
大润发被马云收购了,创始人含着泪说:“我们赢了所有的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现实世界就是如此残酷,不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个人来说,所谓的稳定早已不复存在。
前段时间,一篇文章在微博上被疯狂转发,获得了27万点赞。
博主推拿熊说,作为打工仔,上班摸鱼、下班准时跑路才是值得称赞的。
在职场努力的那类人,最令人讨厌,连累同事跟着倒霉。
认真上班领工资叫换取劳动报酬,摸鱼划水才是从老板那里赚到钱。
博主还号召所有打工仔团结起来一起划水,打破枷锁,享受下班后的轻松时间。
不光如此,还分享了许多上班摸鱼小秘诀:
保温杯里泡枸杞、胖大海或威士忌,上班满50分钟就去打水;
在茶水间做单人运动,打拳、平板支撑、波比跳各来一套,消耗15分钟再继续上班;
每天带薪拉屎10分钟,一周6天班可以拉出1小时,一年相当于拉出两天假......
看完爽吗?爽!但放在现实职场里行得通吗?不见得。
想躺着把工资挣了,满打满算占公司便宜的样子,你以为老板不会看在眼里吗?
如果随便哪个刚毕业的实习生都能做得比你认真,比你好,那老板为什么不选择留下努力的人,而选择留下你?
上班浑浑噩噩地消磨时间,下班沉浸在娱乐中无法自拔,到底是在敷衍公司还是敷衍自己?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经常熬夜加班的人:
他们每天第一个到公司打卡,晚上最后一个走,把996加班当成福报;
他们天天在朋友圈里转发、分享励志正能量的文章,总是像打了鸡血般斗志满满;
他们一个人能干两个人的活,不肯让自己闲下来,总是给自己找更多的工作来做......
他们拼命往上爬的样子一点都不优雅,还有些笨拙,甚至因为拉高了老板的期待值而受到同事们的讨厌、排挤。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这样一句话:
“每当你想批评其他人的时候,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条件。”
不是谁都有资格活得轻盈,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并不是谁都能承受失业的风险。
拼命努力,也许还有出头的一天,而那些摸鱼成瘾的办公室老油条,只会面临着被优化、被淘汰的结局。
前几年,认识了一个姐姐,,看起来是那种典型的乖乖女。
有次,她酒喝多了,竟然开始掉眼泪。
她说自己毕业后在家人的安排下进入了一家国企,做的是很清闲的行政工作。
刚进去的头几年,国企的福利让她特别满足,职工食堂都是不限量自助,海鲜、肉类一应俱全。
下午提供酸奶、水果、小蛋糕,节假日还能领超市购物卡、电影票等补贴。
上、下班都不用打卡,干完手里的活就能刷手机或是做自己的事,想请假,只要打声招呼就可以走。
这样的日子让她感到很舒适,不需要学习更多的技能,不需要跟别人竞争,轻轻松松就能领到工资。
然而,好景不长,那位姐姐所在的行业,这几年形势一落千丈。
她只能看着自己工资条上的数字不断缩水,最后甚至跌到了撑不起房租和日常开销的程度。
一直沉迷于舒适区的她,蜗居在自己构筑的一方天地里,本以为可以换得安稳,没想到,最后却沦落到要靠父母接济的地步。
有个词叫“内卷化”,指的是当你长期从事一项相同的工作,并且保持在一定的层面,没有任何变化和改观,那就是在自我懈怠、自我消耗。
固步自封,不努力提升自己、磨练技能、探索新领域的人,只能被动挨打,让自己的人生越走越窄。
《北京女子图鉴》里有一番话:
“在北京,你绝不会只因为一分努力就能在国贸随便刷卡,也不可能因为两分努力就能体面地生活在三环里。
你只有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才有机会在这里过上理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