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访谈 |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访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所长朱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并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提出明确要求。朱敏代表长期从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数字经济研究,求是网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图为2022年10月16日,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的朱敏代表在天安门广场留影。
求是网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您长期从事数字经济研究,请您谈谈新时代十年我国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
朱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时指出,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和规律,就发展数字经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指引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过去十年,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球前列。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千兆光网和5G商用网络全球第一,千兆宽带用户规模超过7000万户,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算力总体规模位居全球第二。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十年来,我国网络速率增长7倍、网民规模超过10亿。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信息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的变革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数字技术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十年来,我国数字技术产业化进程加速,数字产业规模增长近两倍,总量位居全球前两位,通信网络技术实现全球领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水平跻身全球第一梯队,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短板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数字技术全面融入实体经济。5G商用三年来,已在制造、交通、能源、医疗、教育等领域实现融合应用,港口、煤炭等部分领域已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工业互联网广泛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智能制造“点—线—面”大规模推广,1700多座世界级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相继落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可以说,过去十年是我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实体经济拥抱数字技术实现变革跃升的十年。目前,数字经济正在祖国大地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穷的创新活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021年8月2日,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图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北京宣言》在大会主论坛上发布。中新社发 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供图
求是网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请您谈谈数字经济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
朱敏: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战略部署。数字经济发展既是当前全球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趋势,将有效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同时又将深刻影响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数字经济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转变。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当前,制造业、农业、能源等各传统领域正在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制造业数字化为例,智能制造试点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了37.6%,运营成本平均降低了21.2%。
数字经济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有力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是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数字技术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例如,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某纺织行业平台打通了成衣企业和中小纺织企业,使中小企业从线上即可获得更多代工需求,订单量提升56%,利润水平也提升接近50%。
数字经济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能源领域,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将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据估算将为全社会带来15%—40%的碳排放减少,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优化等方面,数字技术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决策作用,将有力带动相关领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