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次的聪明,比愚蠢更可怕(5)
强势者做事讲究个“师出有名”,不仅要把事情做了,还要给自己挣个好名声。
弱势者不讲规矩,正好让人抓住把柄。
春秋时期有个郑庄公,他有个弟弟叫共叔段。
哥儿俩的老娘叫武姜,偏心共叔段,一直希望他能够继承老爹的江山,但继位的是长子郑庄公。
郑庄公继位以后,武姜就要求把京邑封给共叔段。
京邑比当时的国都还要大。把这么大一座城分封给别人,这是很不符合规矩的,但碍于母亲的情面,郑庄公还是答应了。
共叔段得到京邑以后,大肆扩张地盘,招兵买马,企图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中国。
有人向郑庄公建议:共叔段这小子早晚是个祸害,不如趁他羽翼未丰,弄死他。
但郑庄公却不愿意承担杀害弟弟的名誉。
他要等!等弟弟自己作死。
郑庄公对臣僚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咱们再等等看。”
果然,共叔段越来越猖狂。甚至让母亲做内应,出兵攻打都城。
结果被郑庄公逐出郑国,客死他乡。
要京邑为封地,已经是非分之想,基本已经触犯到了郑庄公的底线。结果他却不知收敛。
他本来可以活成一个体面的王室闲散公子,享受属于自己的封邑。
然而,他不仅作死,还给了郑庄公灭了自己最好的理由。
庄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其实造成这种可悲局面的,不仅仅是因为统治者的冷酷与无耻,还有因为弱势者很多时候不懂规矩,自己作死。
要不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