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程:心定的地方,才是故乡
文:海谧
策划:十点读书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沐风朗读音频
、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在一个村庄活得久了,就会感到时间在你身上慢了下来,而在其他事物身上飞快地流逝着。这说明,你已经跟一个地方的时光混熟了。水土、阳光和空气都熟悉了你。”
“我只是耐心地守候过一只小虫子的临终时光。在永无停息的生命喧哗中,我看到因死了一只小虫儿从此寂寞的土地。别的虫子在叫。别的鸟在飞。大地一片片明媚复苏时,在一只小虫子的全部感知里,大地暗淡下来。”
1998年,一本叫做《一个人的村庄》的书,红遍大江南北。
在这本散文集里,一个“闲人”每天在村庄田野上游荡着。他不忙于春种秋收,他仔细听着旷野上的虫鸣,凝视风中摇曳的花朵。在他眼中,拉车干活的驴是历尽沧桑的智者,沉默奔走的狗心里藏着他人不懂的秘密。
从1998到2018,这本书火了20年。这20年里,社会经济蒸蒸日上,城市飞速发展,人们享受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丰足和社会便利,却在这样的一本书里,怀着深深的乡愁,重新忆起了乡村的月光、晚风、牲口和沉默而忙碌的村民。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刘亮程。
有太多人说,读刘亮程,总是能感受到震撼与赞叹。震撼他能在那些我们熟视无睹的日常事物中发现动人心魄的美,赞叹他敏锐的触觉,横溢的才华和奇特的想象力。在浮躁的现代社会,这样的文字让人沉静。
是怎样的人,写出了这样的文字?他经历过什么,才在大脑里藏起这么多奇妙的意象?在这个越来越快节奏的信息化碎片化时代,他又如何自处?带着这些问题,借着他的经典之作再版的时机,我们采访了刘亮程。
这个自在逍遥的“闲人”,他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更五彩斑斓,趣味盎然。
“买民宅”的作家
作为一个作家的刘亮程,在常人眼里,已经足够成功了。
他的《一个人的村庄》火了20年,20年间,这本书每年的销量都能有十万册左右。他的新作不断推出,《虚土》《在新疆》《凿空》等,每本反响都相当好。他也被誉为“自然文学大师”,荣任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
然后呢,他就回到村里买民宅去了。
这听起来像是个地产商或是暴发户应有的举动,初衷却无比单纯——他偶遇了一个风景优美,却走向衰败的小村庄,他不想让这个村庄白白埋葬在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之中。
那是2013年的冬天。他的工作室正致力于推广新疆当地的旅游开发。他受邀来到一个叫做“木垒县”的小县城,一行人沿着天山边走,“走着走着一拐弯就到了菜籽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