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您觉得,现代人忙于玩手机,会影响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吗?
我们从小都好玩,手机也确实是一个很好玩的东西。倒是无所谓它对生活的好坏感知。
因为我们小时候打陀螺,整个村子的人都在玩陀螺,它会影响我们对生活的感知吗?不会的。它让你获得很多知识,很多有智慧的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就是当下最好玩的玩具了。你拒绝手机,你也会拒绝更多东西,反而不好玩了。
我也在手机上看书,订阅一些微信号,看看它们的诗歌或者短一点的小说,因为毕竟方便。因为看书有专门的时间,零碎的时间用零碎的方式去消磨,大块的时间有大部头的阅读去填充。
4. 也会有说法,过于碎片化的信息影响了很多人的深度阅读和结构化的思维模式。
我是这样理解的,以前不读书的人,因为手机的关系,多了很多机会碰到书。哪怕是一个小短文,一个跟生活有关的小信息,一个别人网上发的转发的段子等等,它都是书。
手机让一个之前一辈子根本不会看书的人,躲不开书了。因为那些文字时时刻刻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让人去阅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手机让人们的阅读量变大了。
同时,手机里也有很多我们认为是“垃圾”的信息。但是,这些“垃圾”信息是由谁定义的?任何一种信息,我相信它都有它的价值。也许对某些人来说,正是因为一篇小短文,他因此跟阅读发生了联系。
但是,对读书人来说,过于碎片化的阅读可能是有害的。
作为一个作家,我会对年轻人说,哪怕你读多少碎片,都组合不成一个完整的世界。我们需要在年轻的时候读几个大部头。
一部长篇小说的存在价值就是因为它里边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时代,一个完整的世界的整体运作,整体情感,你可以跟主人公的成长去经历他的成长,经历他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受他的苦,随着他的经历,跟随他的脚步去走到一个终点。
但碎片化阅读里,一万个句子也难以成就一个饱满的世界,这就是碎片化阅读之害。
5. 可否麻烦您向我们的读者推荐一本书?
《山海经》。
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大家可能都对《山海经》有了一定了解。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故事,都是来自于它。
抽空去看一看原书,读一读《山海经》,看看我们上古时代的古人是如何书写山河的。这是一部“山河之作”。那时候的古人,面对山河的时候是有精神的,所以《山海经》写的全是那些山河中的精神,而我们现在的旅游者看到的仅仅是空山空水。
自然文学大师刘亮程,带每个人回归自然、认领故乡。自然哲理不输《瓦尔登湖》,魔幻气质堪比马尔克斯。中国人的自然文学经典。
-背景音乐-
周柏豪《宏愿》
-作者-
海谧。资料来源刘亮程现场访谈、《南风窗》、刘亮程《乡村发现》访谈、《自然之子——专访作家刘亮程》等,图片来源刘亮程。本文为十点读书原创,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
沐风,潮音工作室创始人,贵阳旅游生活频率主播,摩羯水瓶复杂星座男,大叔鲜肉混合体,闷骚奔放小青年。微信公众号:潮音工作室,微信:mufeng0120,微博:@909沐风。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冯注龙【PPT速成课】
喜欢就点个赞呗~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34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