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色、软骨头、拍马屁,却比苏轼更洒脱 | 高级的人无需装优雅(3)
如果说穷困是老天考验一个人的手段,富贵也是。
韩愈的上半生,一直挣扎在贫困中,直到三十五岁才终于被吏部选上了,算是熬出头了。随后,仕途通达,直到成了天子近臣。
唐宪宗,算得上是中唐的一代英主。
十余年的励精图治,让安史之乱后风雨飘摇的唐朝回光返照,史称“元和中兴”。
但唐宪宗和所有君王一样,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不遗余力。
在宦官杜英奇的唆使下,唐宪宗不惜劳民伤财,迎接法门寺的佛指骨。
为了显示他的虔诚,他下令全城的僧尼都要到城门口去迎接。佛骨入京后,先在王宫供奉三天,再辗转各佛寺让百官和百姓膜拜。
长安城内顿时乌烟瘴气。
有人倾家荡产献予佛门,有人焚顶烧指,断臂挖肉来供奉佛祖。
韩愈看不下去了。他上书唐宪宗:
在佛法传入中国前,三皇五帝不懂礼佛,但他们都在位近百年,天下大治。而汉明帝引进佛法,做了十八年皇帝就死了;梁武帝最好佛,一生出家三次,但他仅位四十八年,最后惨死。所谓佛骨不过是人死后污秽的朽骨,陛下却这样奉为神明,臣为你感到羞耻!
天子雷霆震怒:
韩愈居然说东汉以后,奉侍佛教的皇帝都是短命的,这不是在诅咒朕吗?韩愈作为人臣,竟然狂妄到这个程度,怎么能赦免呢?朕必杀之而后快!
好在有权臣裴度为韩愈苦苦求情,而唐宪宗也还残留着惜才之心,韩愈才得免一死,远贬潮州。潮州当时还是荒蛮的边境,是专门用来贬谪罪臣的地方。韩愈虽然极不情愿,但他却在短短只有八个月的任期里,把整个潮州治理得政通人和。
自古以来多的是被贬潮州的名臣,但对当地人来说,这些官老爷不过是过眼云烟,但韩愈走后,当地百姓把一座山改叫韩山,把一条江称为韩江,用来纪念他。他在潮州人的心中,与山水一样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