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大面额的纸币为何只印他的肖像?这本书将告诉你答案
十九世纪后期,一条“脱亚入欧”的道路,使日本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了与欧美同列的发达国家,实现了文明的递进,指引这条路的人名为福泽谕吉。也即是我们今天推送要给大家介绍,被印在面额最大的万元日币上的作家:福泽谕吉。
福泽谕吉是一位面色严肃,目光坚毅的人。他对近代日本历史发展的作为,使后人评价他为: “近代日本的启蒙思想家”、 “日本近代的伏尔泰”, 以及“近代日本的总设计师” 等。他一生淡泊名利,将主要精力用于启迪民智上,兴办教育,著书立说,他的思想对于促进日本的“文明开化”和“明治”时期的资产阶级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福泽谕吉对于日本近代化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因此他也成为研究日本近代史的主要研究对象。
福泽谕吉所处的时代,日本社会正处于 “奉敕攘夷” 的政治风潮中,他随时都有因介绍西洋而招来性命危险的可能,但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未来世界的潮流是积极引入西洋文明的时代动向,将目光转移到了掌握日本政治改革关键的武士阶层。为此,福泽利用1865年“条约敕许”的时机,日本武士为接受西洋文明的对象,体现了他不凡的胆识和睿智。
而他的著作好比一座警钟,敲醒了民众的蒙聩,启迪了无知的社会对先进文明国家的认识,甚至深刻地影响维新政府的政策。福泽谕吉最振聋发聩的著作《西洋国情》发行数达近25万册之多,当时忧国爱民的人士,几乎人受一部,并把它当作金科玉律一般看待。这部在当时洛阳纸贵的伟大著作,后来被日本文部省指定为教科书。
《西洋国情》
作者:【日】福泽谕吉
译者:杜勤
校对/注释:玛丽恩索西尔、西川俊作
福泽谕吉的这三部代表作中,《文明论概论》和《劝学篇》很早就被翻译介绍到了我国,其中《劝学篇》还有多种汉译本。然而像《西洋国情》这样与《劝学篇》齐名的作品,由于翻译难度太大,译者往往望而生畏,尚无译本问世。
本书是根据庆应义塾大学出版局的版本翻译而成。该版本是玛丽恩索西尔和西川俊作以福泽谕吉生前的最终版本《福泽全集》作为底本,参考了《西洋国情(初篇)》再刻本、《西洋国情外篇》初版本、《西洋国情二篇》初版本等各个版本编撰而成。
初篇介绍了西方各国的风物、社会结构和科技。外篇和二篇详尽而浅显易懂地总结了西洋各国的历史、政治、科技、军队、经济、教育、社会制度等,这些知识让当时的日本人耳目一新。
分享一篇《西洋国情》里,关于蒸汽机发明者瓦特略的小文章
詹姆斯瓦特1736年出生于英国的格里诺克(苏格兰西南部港湾城市),1819年卒于英国的希施菲尔德。父亲起初是富裕的造船家,晚年因工厂倒闭而破产,家境困迫,无财力教育孩子。瓦特天生体弱多病,不爱出门,经常蜗居在斗室之内读书,钻研算数、机械的学问。14岁时他亲手制作了一台“发电机”。另外,当时有一天他在家里烧水煮茶的时候,把水壶盖揭开,又半掩上。看见水蒸汽从水壶口冒了出来,就用一把勺子接住水蒸汽。一滴滴地计算聚集在勺子上的水蒸气化成水珠的数目,祖母在一旁看着,不解其意,大骂他懒人做徒劳无益的事。
从那以后瓦特学习了植物学、化学、矿山学的知识,尤其是掌握了物理学的奥秘。十八岁那年,为了学习测量器制作的技术,瓦特来到了格拉斯哥(苏格兰中部大都市),结识了很多科学家,其中与布莱克博士(约瑟夫布莱克,1728—1799年,英国科学家、物理学家)、杰克博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在格拉斯哥待了一年之后去了伦敦,在伦敦也居住了大约一年,因病回到故乡。之后瓦特又来到格拉斯哥,在该市的一所学校担任机械师,在学校开设了一家工厂制造仪器。学校的学生逐渐与他混熟了,有人在学习上遇到疑难之处就常常会来请教他,听到他的讲解得到不少启发。当时学校评价他不仅是一个乖巧的机械师,而且还是一个物理学的大专家,瓦特逐渐名声鹊起。当时学校里有一个罗宾逊先生,与他结成金兰之交,使瓦特在技术发明上受益良多。
瓦特在1755年前后开始尝试运用蒸汽的原理产生动力,同年与他的好友罗宾逊合作试制雏形,结果因不称心而终止了试制。1761年至1762年间瓦特又动脑筋找窍门,制作了一个小巧的汽缸,类似水枪的形状,然后上下倒过来,在棒子上悬挂一个铁坨,尝试着在汽缸内的活瓣下面注入蒸汽,使之提起铁坨,接着又放掉蒸汽使铁坨坠落。这样虽然取得了局部的成功,然而还不足于付诸于实用。
1763年,瓦特辞去学校的工作,结婚成家。在家中他雇用了一名叫约翰加尔金埃尔的手工者做助手,夜以继日地苦思冥想,潜心钻研。他俩联手又制作了一个蒸汽缸,略改原有设计,可是又遇到两个难题。如果要解决一个问题,就会引起另一方面的弊端,这让他手足无措。在汽缸里注满蒸汽推进活塞向前移动后,马上要使之冷却,使曾经一度膨胀的部分立刻收缩。这是一个难题。另外,如果使气缸的蒸汽收缩后,将活瓣退回到原位,马上再次提高汽缸内的温度,积攒再次出现的蒸汽,使之再度推进活瓣,不能让热气走掉,这也是一个难题。
鉴于上述情况,一开始在汽缸内注入蒸汽后,因为气缸受热加温,多少会走漏一部分热量。再冷却了蒸汽后,把活瓣推到原来位置,就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也白白耗费不少蒸汽。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瓦特萌生一个想法:如果能找到一种办法让气缸的温度保持恒温状态,只是让蒸汽进行收缩,那么就可以极大地提高蒸汽机的热效率。瓦特虽然梳理好了解决问题的头绪,但是历时几个月他的创意最终没能奏效。具体说,他制作了一个木制气缸,直径9英寸、长度1英尺。搁在一个锅上煮沸,反复进行试验。结果发现从开水中散发的蒸汽量,不管水面的宽窄以及水的多少,蒸汽量唯有随着热度的强弱,可以增加。随后他制定了下面一种定律,即把1立方英寸的水可转化为1立方英尺的蒸汽。
如上所述,瓦特经过了反复的实验,于1762年第一次区分了汽缸和蒸汽收缩器,以前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他又于1768年在约翰罗巴克(瓦特的合伙人,企业家)的大力援助下,制作了1台直径为18英寸的锡制汽缸进行试验,极大地证实了蒸汽的功效,第二年获得官方的专利。鉴于罗巴克在这次新的发明创造中给予的巨大帮助,瓦特承诺今后把从这种蒸汽机中的获利一分为三,其中三分之二归罗巴克所有。然而此后罗巴克忙于金矿的事务,瓦特热衷于通船渠道的事情,无暇继续研制蒸汽机。1773年,在友人的规劝下,瓦特把罗巴克承担的工作交给了索霍的博尔顿(马修博尔顿,1728—1809年,英国工程师、企业家),瓦特也前往索霍,与博尔顿共谋大计,第二年终于成就了新发明的伟业。他俩组建了一家蒸汽机的公司,直至今日还称之为“博尔顿及瓦特公司”。1769年他们曾获取政府为期5年的专利,等到研制成功时,已逾越了规定年限。于是他们继续向政府提出申请,获得从1775年开始的为期25年的专卖特许,并在此期间生产了大量的蒸汽机。并且一边生产一边改进,因此蒸汽机变得越来越精致巧妙。
虽然在瓦特之前研制蒸汽机不乏其人,但是成功并用于实际产品的人当属瓦特,因此瓦特作为蒸汽机的发明者,名垂青史,流芳百世。有人称赞道:“瓦特先生匠心独运研制成功了蒸汽机,其动力的强劲、运动自由,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即便是以大象鼻子取针或击倒大树,这与蒸汽机相比,只能退避三舍。用蒸汽机雕刻印版,即使是妙手也自叹弗如;用之击碎的铁块比蜡烛还要柔软;用之纺织线绳,细如毛发;用之举起军舰,轻如水泡;用之可以缝合薄纱,用之可以锻造铁锚,用之可以削钢如丝,用之可以乘风破浪行舟。”
1794年,瓦特与博尔顿推举自己孩子加盟蒸汽机公司,瓦特获得直至1800年长达25年的专卖利润后,脱离了公司,回到几年前新购置的希施菲尔德的田园,据说是与同窗知己共享清风明月,安度晚年。
相关图书推荐
(点击上图封面即可购买)
《西洋国情》
[日] 福泽谕吉|著
杜勒|译
今天下单《西洋国情》
还可参与
京东·好书周一见满减活动
每满100减50
快去下单吧
上海译文
文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