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经济学当经济学:反思MBA管理经济学教学
2019-03-23 11:10:05栏目:教学
MBA教育的产生,最生动的——尽管不是最准确的——表述是:经济学家收入太低,因此通过给商人和管理者上课来挣点外快。但是,让经济学家很郁闷的是,管理学家最终获得了对于这个行当的领导权,并且只给经济学家象征性地留下一门“管理经济学”的课程,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返祖现象”。
在今天的中国大陆,MBA教育是很不好办的事情。而经济学家给MBA讲管理经济学,则尤其不容易。
MBA教育针对的主要对象是职业经理人。MBA教育的出现和发展,从历史上看,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一是大家都认可的直接的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规模的巨大变革,资本密集的垂直集中型大企业迅速崛起,从而产生了一个需要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经理层。另外还有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原因:金融市场的不发达。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加上大型企业作为先行者的规模优势,使得即使有丰富从业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也很难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离开原有的企业单独创业。这一批职业经理人,就成为MBA教育稳定的需求者。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也由于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组织的小型化和扁平化成为明显的趋势。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发展所带来的融资便利,使得职业经理人在积累了一定的人力资本之后,很容易获得足够的资金融通,离开原来的公司独立创业。不仅如此,,而且金融市场的发展,还使得企业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财务结构。上述种种因素结合起来,对管理教学造成的一个明显结果是,MBA一枝独秀的势头,遇到了金融硕士教育的迎头阻击。于是MBA的教育开始出现明显的波折,所受到的批评也日益增多。
中国的MBA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起步的。在经过了MBA教育短暂的火热之后,由于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制度的落差,金融硕士被迅速引进。这就导致了中国MBA教育的发展与国外同行相比一个明显的差异:在MBA教育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本土化发展之前,就遇到了有力的对手。不仅如此,而且国际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各样对于MBA教育的批评,也很快在中国得到传播。批评对于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处在摸索阶段的中国MBA教育来说,过多的批评也让很多从事MBA教育的工作者茫然不知所从。
MBA已经够难受了。更难受的是给MBA讲管理经济学。甚至连一向辩才无碍的张军教授,在讨论管理经济学的教学问题的文章里,也以这样的句子开头:“在美国某大学商学院执教的同事对我说,经济学家在商学院当教授是痛苦的,理应得到更高的薪水。”而且我也听到过张军教授在另一篇文章里说起的调查:让MBA和EMBA学员挑选的最没用的课程,答案常常是管理经济学。
二、难上加难:给MBA讲经济学
其实,给管理者讲经济学,得不到认可是情理之中的事。管理者和经济学家,采用的是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思考问题的着眼点也很不相同。给管理者讲经济学,或者说管理者学经济学,总有些南辕北辙的味道。
管理强调的是评价,是指导,是提出可以操作的方案、计划。而现代经济学,作为实证科学,强调的是解释(explanation),是推测(prediction),是提出可证伪的假说(refutable hypothesis)。整个经济学的大厦,都是以此作为出发点的。
管理者的着眼点是自己所在的企业,是自己所面临的非常具体的问题。用经济学的话说,管理者是要努力地最大化企业自身的利益,从而经受住市场竞争机制的选择。而经济学家的着眼点,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均衡,即使作为管理经济学主要内容的“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它之所以被冠以“微观的”或者说“个体的”(Micro-),也并不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而是因为它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经济学家在很多时候,都只需要考虑均衡状态下的个体行为,换句话说,也就是经过了市场“选择”之后仍然“存活”下来的个体行为。
比方说,经济学家在分析人的行为时,通常都从理性人假设出发,虽然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观察到有很多与此相违背的行为存在。但是这并不影响经济学家采用这样的假设。理由是,虽然人们在做很多决策时,并不是有意识地要努力地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但是,只有符合理性原则的行为才能够通过市场竞争的选择,并最终保留下来。因此,虽然我们并不能肯定地认为,市场行为的主体是主动地根据理性原则来选择自己的行动,但是,经济学家能够用基于理性假设的模型来推断他们的行动,因为他们的行动会“看起来是理性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过两个经典的例子,其一是我们可以通过假定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追求阳光照射面积最大化的“理性树叶”,来准确地预测树冠的形状;其二是台球高手可以准确地预测台球的运动轨迹,就“好像”他精通经典物理学一样。张五常还提过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可以假设有一大群猴子心血来潮开加油站,荒山野岭河畔湖边开得到处都是,但市场竞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因此最终只有公路旁边的才能生存下来。虽然这些最后生存下来的加油站的主人并不是理性的决策者,但是经济学家运用理性人假设却能够准确地推测出加油站一定会位于公路旁边。
经济学家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设定自己的假设和理论框架,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个结果:经济学赖以推理的许多假设前提,并不是直接能够观察和验证的。就像弗里德曼所强调过的那样,对于经济学家来说,重要的是能够从假设出发,推导出可以验证的结论,并以此来对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进行解释。
因此,实际上经济学并不能教会管理者如何决策。恰恰相反,经济学是对经过市场淘汰之后选择的管理者的决策的理论概括。很多经济学的概念,只是经济学家用来理解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并不表示现实当中的微观个体每个人一定都会或者都应当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不仅如此,而且由于作为实证科学的经济学着眼于解释而不是指导,因此,面对很多现实问题的时候,经济学家的分析与管理者的需求常常是方凿圆枘。比方说,面临着中国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企业平均寿命不长的问题,管理者希望得到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而经济学家的分析则可能是,虽然中国的企业在不断地倒闭或者被并购,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情况在不断地发展,说明现阶段中国有一个比较好的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市场环境,从而才有那么多企业“前赴后继”。而且,或许这正是金融体系发展并不理想的中国经济能够保持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比方说,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在理性人和偏好稳定的假定下,从约束条件上来解释人的行为的差异。很多人认为,家族式管理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因而有必要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经济学家的看法则可能是,现实中的民营企业之所以大量的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在很多时候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并不是因为观念的落后,而是因为面临着独特的约束条件,比如说至今仍然没有形成对经理人的职业道德有足够强的约束力的经理人市场。由于经济学从约束条件的角度来解释人群的系统性行为,因此,对希望解决自身的具体问题的管理者而言,经济学家的说教也就成了“正确的废话”。
既然如此,给MBA讲的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被视为最没用的课程,管理经济学的教学遭遇一些大大小小的尴尬,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三、因药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