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底层逻辑,绝非“攻坚克难”或“指哪打哪”!(5)
而这正是字节跳动开放式创新的一个特点。2012 年,字节跳动创立,因为不确定哪些产品最终会获取成功,他们开始广泛撒网,分批培育,仅2012 年上半年就投放了10多款APP到市场上。最后,张一鸣发现,个性化推荐的资讯产品最有市场,随集中火力到今日头条这个APP上。因此,可以说,今日头条是字节跳动“试验田”里的一棵“壮苗”,字节跳动允许研发人员在“试验田”里大胆播种,并且调动大量资源同时扶植,他们很看重并尊重“试错”这个过程,方才能让字节跳动在强敌环伺之下脱颖而出。
再比如,研发人员在今日头条APP上发现,人们观看短视频的时长越来越多,于是字节跳动准备做短视频产品。而他们不是“主打”一款产品,而是同时孵化出了了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抖音三款产品。最终,起初偏向于直播性质的抖音异军崛起。
3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想要拥有持续的创新氛围和卓越的创新环境,关键在于必须明确自己不能做什么。作为管理者,你自身不能成为创新的障碍!很多企业有这样的问题,领导者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天花板,而很多专家也成为制约这个行业创新发展的“标杆”。
爱因斯坦在晚年时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没想到,我最后成为我自己最讨厌那个样子。”爱因斯坦的感慨也适用于部分企业家,一方面想有所作为、想要创新,但他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却成为创新的最大障碍。
领导者的喜好,不能主导公司业务的偏好,领导者的认知,不能扼杀创新的动力,领导者的判断,不能堵住创新的源泉。因此,作为企业的一把手,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仅要给下属足够的包容之心,还要清醒的意识到不能让自己成为企业发展的高压线和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