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海淀六小强资深教师聊天,她让我看到了“鸡娃派”从来不说的另一面(3)
我观察什么样的孩子出现心理危机的概率更高呢?
有些家长在自己工作领域出人头地,理所当然觉得孩子也应该从小就出人头地。抑郁的很多是这样家庭的孩子。
这些孩子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是:我觉得我永远比不上我爸妈。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怎么就变成了一直在跟爸爸妈妈比较呢?你是你自己,你为什么要去比你爸爸、妈妈厉害?你跟同龄人比较就好了啊。
这些孩子没办法把父母当作单纯的父母去依恋。
父母有时候并不是语言上表达了对他们的什么期待,而是他们的行为——
他们可能回到家也没有在做父母,还是在做“精英”,延续着工作的状态,用管理工作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每一步都规划得很精确,不允许自己显露出缺陷和脆弱。
这时候你一个眼神就让孩子觉得:我不能差,不可以做不好。
父母每一步路都给你铺好了,对孩子本身就是一种压力。他们知道这意味着父母对他们有什么样的预期,当自己达不到,就在心里否定了自己。
经常有朋友转发一些写海淀父母怎么疯狂鸡娃的文章、攻略给我,问我说:你们海淀都这样吗?
我总是跟他们说,不要去相信这些东西,少看,更不要学那些疯狂的父母。
有些虽然毕业于TOP名校,,却极度缺乏人文素养的父母,我觉得跟疯了一样,把孩子的日程排得特别满,认为所有事情都跟解数学题一样可以按公式、按程序来——这样是害了孩子,他根本意识不到孩子丧失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