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思考(5)
当我们追问什么是教育的时候,实质上是在探寻教育的本质,这个问题是每个时代都要被追问、都需要做出回答的问题。在日益全球化、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教育跨越了个人、国家的界限成为人类的共同利益,超越了知识传递、技能提升的知识主义教育价值取向,转向关注生命发展的更高层面,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13]为价值取向。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教育需要世界性视野,需要人性关怀,原有的“教育价值”取向已无法解释和满足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解释新时代的新现象、新问题,需要赋予“教育”新的内涵,也需要不断扩大“教育”的外延。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都需要在新的“教育”概念下进行新的转换。
(二)“为师”话语核心概念的重构
1.新技术的介入需要重新定义教师角色
随着信息技术被应用于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教师承担的任务发生了诸多转变,传统的教师形象受到挑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权威者,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教师形象。同时,信息技术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除了传统的学科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数字化胜任力、信息化胜任力、基于技术的教学能力等,教师角色的内涵空前扩大。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义,用新的教师角色内涵帮助教师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态度,重新思考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与方式,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形态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2.教育时空的拓展需要重新定义学校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狭义的“学校教育”概念受到挑战。首先,教育的时间不再局限于在校时间,教育时间从学生在校时间溢出、扩张到校外时间、闲暇时间;其次,教育的空间不再局限于学校范围内,由学校扩张到了家庭、博物馆、社区乃至赛博空间。教育变得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各种校外培训机构、互联网教育机构的发展使狭义的“学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网络教育虚拟社区、移动学习、在线教育等内涵被融合进“学校”概念的内涵中。“学校依然是传播系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但将有社会机构、工作环境、休闲、媒体等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补充进来。”[14]这些新的变化和现象,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学校”概念的解释能力。面对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的冲击,学校的意义何在、学校将如何定位、何以继存、如何发挥作用,需要对“学校”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和诠释。
3.新型教学组织形式需要重新定义班级
在新技术和新的学校管理方式变革的驱动下,学校教学组织形式发生变革,“走班制”应时而生,形成了固定的行政班和走动的学科分层教学班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进入新时代,我国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复合化,原来的“班级”概念发生了深度转型,由此带来班级管理、班集体建设、班级文化、同学关系等概念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并融入了个性化学习、分层教学、选课制、走班制、导师制、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等新内涵。“走班制”使参与“班级”的科任教师及学生增多,“班级”管理的主体更加多元化,扩大了“班级”概念的外延。“班级”概念外延的扩大,对于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的形成、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及班级文化建设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班级”进行重新诠释,在原有的“班级”概念中融入新的内涵和形式,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班级文化、教学模式、教育形态,以满足新时代班级管理实践对于理论支撑的需要。
(三)“为政”话语核心概念的重构
新时代教育实践需要对新概念、新内涵进行重新阐释。进入新时代,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指导教育活动、教育实践,引导普罗大众的教育行为,需要提出新的概念去进行更加长远的顶层设计、制定更加有效的教育政策。诸多教育新概念不断出现在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政策性文件中,如“双一流”、“新高考改革”、“互联网+教育”、“教育大数据”等,这些全新的概念需要对其进行内涵和外延的诠释,以明确其背后体现的价值观、教育理论、思想方法、标准体系。只有清晰的概念界定才能给教育发展指示明确的方向,才不至于因迷惘走弯路。有些我们经常使用的概念,在使用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反复的诠释,并逐渐达成共识。如“教育公平”概念,过去是从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的角度讨论公平,并且对要实现什么样的教育公平达成共识,这种共识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一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5]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民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与日俱增,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指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关于新时代人民对教育的新需求不能再以既有的“教育公平”概念简单概括,需要构建新的“教育公平”、“教育正义”、“教育民主”的概念进行解释,以满足在教育政策制定、教育观念转变过程中的需要。常用的教育学概念尤其具有进行新内涵诠释的必要性,因其常用,人们极有可能落入概念陷阱,产生误读和误解,造成不必要的概念混乱。
“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概念需要重构教育的外延。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概念,这个核心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教育的指向对象、教育核心外延的变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以“民生”为重点的“为政”话语体系的新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出现45次),进一步凸显“人民”中心。教育外延由“政治”、“经济”、“社会”复归到“人”,纠正了多年以来教育“为政”话语偏离“民生”传统的倾向。除了要重构教育的外延之外,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核心概念,也需要对教育民主、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概念进行重构,教育民主、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和实现方式都要相应做出转换和解释,增加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