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的福报,比996还残酷(5)
2020年毕业季,一气签下20名以上清华学子的用人单位里,一个本科生都没要而只要硕博的,就有阿里、中信、国家开发银行和微软等等,也包括清华自己[6]。
相较于大企业的丰厚工资和福利待遇,高校里成天发论文、评职称和教学评比的压力,真是越来越不香了。
但不太友好的是,博士的市场行情也因学科而异。学好数理化的理工科博士,毕了业自然是走遍天下都不怕;文科博士却只能继承“坐冷板凳”的优良传统,不仅就业机会少,薪资也差了一大截。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数据,人文学科博士的薪水是最低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博士薪水都是他们的2倍,物理学博士则是1.6倍,甚至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博士也高他们1.4倍[14]。
寒酸苦读十年书的文史哲博士们,“钱景”可能确实略差一些。怪不得,超过80%的文科博士最终都回流进了学术界。放在工科领域,这个比例也就一半而已[5]。
为了改变这种“圈地自萌”的局面,不少文科生寄希望于学习编程和代码,企图扭转毕业后的不利局势。
但比起拯救未来,更火烧眉毛的还是当下。豆瓣小组“博士互助组----今天你毕业了吗”,至今仍有3万多个“学术小天才”在苦苦挣扎。
比起读博值不值、读什么方向更好,你最应该关心的,还是自己能不能顺利毕业吧。
Ref:
[1] 刘海峰.(2019).跌宕起伏:中国高校招生考试70年.高等教育研究,40(11):9-22.
[2]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2009).我国历年学位授予情况统计图.
[3] 教育部.(2019).分学科研究生数(总计).
[4] 教育部.(2020).教育统计数据.
[5] Wenqin Shen, Chuanyi Wang & Wei Jin .(2016).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PhD students since the 1990s and its effect on China: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38:3, 333-353.
[6] 清华大学.(2020).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7] 北京大学.(2020).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8] Nature.(2019).2019 Nature PhD Students Survey Data.
[9] Huang, F. (2018). Changes and Challenges to Chinese Doctoral Education. In Doctoral Education for the Knowledge Society (pp. 203-222). Springer,Cham.
[10] 教育在线.(2020).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11] Wenqin, S., Yao, G., Bin, Z., & Jin, J. (2018). Academia or enterprises: gender, research outputs, and employment among PhD graduates in China.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19(2), 285-296.
[12] Evans, T. M., Bira, L., Gastelum, J. B., Weiss, L. T., & Vanderford, N. L. (2018). Evidence for a mental health crisis in graduate education. Nature Biotechnology, 36(3), 282–284.
[13] 李晶 & 李嘉慧.(2019).“双一流”建设下的师资博士后:“青椒生力军”还是“学术临时工”. 教育发展研究(23),42-48.
[14] Shin, J.C., Postiglione, G.A. & Ho, K.C.(2018). Challenges for doctoral education in East Asia: a glob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sia Pacific Educ. Rev. 19, 141–155 .
▼
推荐阅读
毕业论文,你把我鲨了吧
福建人为什么这么热衷移民
如何谈一场毕业不分手的恋爱
▼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系授权发布,By浪潮工作室,微信号:WelleStudio163。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